叢書簡介

1. 平常話(現代禪四部語錄之一)

  • 「漂亮的臉孔是給別人看的,而冷靜的頭腦才是給自己享用。」

  • 「現在就對人家好,不要等以後。」

  • 「當你從來沒有想要為他做什麼,而承受他人的恩惠時,是很慚愧的事。」

  • 「 世間並不是好人和壞人才會分開,好人和好人也會分開——只要他們心中有『真理』的話。」

  • 「枯萎的蘆花,我不折斷;將熄的燈火,我不吹滅。——這是怎樣多情的人啊!」

  • 「沒有人有權利要求別人要怎麼做——人有解脫的選擇,也有痛苦的自由。」

  • 「人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宇宙僅有的一次。」

  • 「是非真假已忘卻,獨留情義落江湖。」

  • 「就要永眠在今宵的心理已經準備很久了,所以一切只是笑納而已。」

  • 「每個人都有苦衷,都身不得已。我們要原諒他!」

  像這樣的句子,一句又一句,本書共收錄四百多句,都是從信佛人平常的閒談中摘錄出來的,敬邀喜愛生活智慧、心靈藝術的人士一起來品嚐。

 〈原序


2. 禪者偶思 (現代禪四部語錄之一)

  本書為信佛人繼《平常話》《入禪之門》之後另一本禪語錄的著作。信佛人在佛教文化界以理性平實的禪風著稱,所建立的現代禪教團,被佛教學者認為最具潛力推動台灣佛教的改革。本書分為五篇「禪者偶思」「認識真相」「尋思自在」「定慧等持」「自覺覺他」共三百五十餘則。每一則都看似平常,卻涵蘊信佛人二十年禪修的體驗,不僅是現代禪弟子人人必習的根本教材,也是關懷人類、悲憫世間者值得一讀的現代禪語錄。

 〈原序


3. 入禪之門 (現代禪四部語錄之一)

  本書為信佛人針對預備為人師者的現代禪師所開示的法語摘錄。內容包括「現代禪修止修觀次第」「教學方便」「禪師之德」「領眾須知」「教團發展方向」等共五大篇三百餘則。原為現代禪的內部教材,也是現代禪的根本教典之一。
  內中展現在讀者眼前的是一個悲壯的修行人,在對生命作過深思、對人性作過挑戰之後的體驗結晶,它必能為多年修行仍不得力的老參帶來震撼,而嚮往真、善、美、樂、愛、智的讀者,也必能從隻言片語中,獲得智慧的啟發。

 〈原序


4. 昔日曾為梅花醉不歸
——經驗主義的現代禪新版
(訪談錄)

  本書收錄信佛人1988年至1994年間,接受各佛教雜誌社、學者、司法人員及大專佛學社團的訪談共十一篇,依序為:

 「我並沒有離開一貫道——信佛人談追求安心的歷程」
 「禪宗不是外道——信佛人初談對《妙雲集》 的看法」
  「經驗主義的修行態度——信佛人答客問」
 「看似平淡最崛奇——信佛人和司法人員的法談 」
 「佛堂也可能是世俗的地方——信佛人談建立菩薩僧團的理想」 
 「解行並重的佛教——信佛人談佛教的發展方向」
 「如來原是賣花人——信佛人談現代禪與古代禪」
 「理性的禪、平實的佛法——北醫慧海社訪信佛人」
 「昔日曾為梅花醉不歸——信佛人談學佛因緣與經驗」
 「在情慾中體驗涅槃——馬克瑞教授訪問現代禪實錄」
 「這輩子最幸福的事——信佛人談現代禪潛修的因緣」。

  本書討論的範圍十分廣泛,除了包括實際的修行問題、信佛人的師承和成長背景,對於現代禪教團的理想和使命、組織與制度也有詳細的論述。

 〈原序


5. 廿一世紀的禪 (演講集)

  本書共收錄信佛人1988、1989年間九篇演講。探討的內容包括健康的人格、成熟的愛、修行人的婚姻觀、人類不安的原因、科學的學佛態度、現代的苦行者、習禪的兩大柱石、經驗主義、開悟的境界、解脫的原理、佛教的前途……等等非常豐富。
  由於本書為信佛人最早期的作品之一,有意瞭解現代禪的讀者,當可從本書獲得重要的訊息,因為現代禪後來所有的觀點都源自於此。

 〈原序


6. 從自我實現到禪定解脫
——與現代人論現代禪

  本書是信佛人所有著作中最具歷史意義的一本,它是信佛人創立現代禪之後的第一本禪修專著,原名為「與現代人論現代禪 」,第一版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發行,造成佛教界極大的震撼,因為在這之前臺灣沒有人發表過這一類結合現代精神與開悟經驗的文章。目前該書的思想已注入佛教界各角落,產生無形且長遠的影響力。
  書中強調面對分歧、各說各話的今日佛教,學佛者應有「 以自為光」的精神和氣魄。鼓勵現代學佛人應以履行責任義務、開放心靈、培養理性寬容的胸襟,並在日常生活傾全力活在眼前一瞬,鍛鍊起禪定的個性為先。之後,才進而深入禪的世界。
  本書對於禪定的鍛鍊有不同於傳統的教法,教導人們如何在忙碌混亂的生活中,不需另花費一分一秒的時間以深入禪定的具體辦法,是慧解強定力弱的現代人,想要提昇心靈品質必備的好書。

 〈原序


7. 現代人如何學禪
——超越心靈的矛盾與不安

  現代人從迅捷龐雜的資訊裡,雖然獲得生活領域和知識層面的擴充,卻因大量且不同價值體系的文化介入,使得原本無垠飄動的心思,更加紛歧散亂。今天的人,少有能靜坐片刻而無雜念者,也少有人能統合不同思想而無矛盾者。「真理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今天的人不僅無心探討,也漸漸沒有能力探討;人們一般不是滿足於勸善式的清談、感性式的風雅,便是在追逐財富與享受中與世浮沈度過一生……。 
  本書所收錄的二十五篇文章,精神意旨前後一貫,首尾相銜,是當代禪者信佛人體驗的精華;內容涉及的主題小自禪悟境界的剖析,大到佛教哲學千年疑難的解決,看似駁雜,但都來自同一個核心——禪宗修證道的體驗;也朝向同一個方向——在這個混亂的時代,為矛盾不安的現代人,指出一條科學、理性的解脫方法。
  《現代人如何學禪》對嚮往心靈解脫的知識份子,當有足夠的啟迪與震撼力!

 〈原序


8. 生命智慧的對話 (一) (二)
——現代公案漫畫禪
(漫畫禪系列)

  漫畫禪系列《生命智慧的對話(一)(二)》曾於《太平洋日報》名家名作專欄連載三個月,內容是現代禪創始人信佛人和諸方學者的對談,以及平日指導弟子修行的機鋒。
  參公案為中國禪的特色,經收藏在禪典之中的有數千則;不過由於時空及人物的背景皆已褪色,有些公案已成死公案,並不適合現代人參究。而本系列著作是當代禪者本諸濃厚的人文涵養所創造的「現代公案」 , 尤其經漫畫家蔡琨華先生生動的描繪,使現代公案更在嚴肅的機鋒中兼具生活趣味,確實是喜愛生命智慧的人,深自吟詠的良好素材。

 〈原序


9. 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 (禪修專著)

  本書收錄的文章,是信佛人1990年至1993年,於台灣各地道場為學禪同修講述的禪修法要,共十四篇十萬餘言,內容包括「止觀雙運的修習法」「夢幻空觀之解析」「只管打坐的奧義」「人生的意義何在」「悠閒隨緣的修行態度」「直指人心」「本地風光」「機鋒與法戰」「如何分辨真假悟境」「現代禪師資勘驗要點略談」「現代禪未來發展方向之我見」「現代禪的核心思想與修證方法」……等。
  本書與《我有明珠一顆》同為禪修專著,是信佛人已發表的十餘種著作中最精深的代表作。《我有明珠一顆》側重「阿含」「般若」「禪」修證原理的講解,本書則集中剖析「止觀雙運」「只管打坐」「本地風光」等具體的修證方法。凡有心遵循科學、人文之路體現涅槃解脫的人,當可從中獲得明確的指引,於短時間內揭開生死的迷惑,化解心靈深處的不安。

 〈原序


10. 我有明珠一顆
——怎樣自己到達解脫
(新版.彩色插圖)  

  信佛人自1988年創立現代禪以來,他的思想正一步一步深入影響台灣佛教文化界,國內外直接間接向他學禪的知識份子早已超過一萬人。他的思想一般人只接觸到基礎的部份——開放心靈、自我實現、科學精神、經驗主義、禪定個性;而奠定在這基礎之上的深廣體驗,諸如「本地風光」「止觀冥想」等解脫心法,卻少有人觸及。
  本書是信佛人所有作品之中最深的一本,內容特詳阿含、般若、禪突破生死罣礙的修行原理與心要,一九九三年出版之後,曾引起佛教界的撼動,當代佛學泰斗印順法師並寫(我有明珠一顆讀後)發表在《獅子吼雜誌》評論現代禪,歡迎讀者在閱讀本書之餘,也來函或來電索取印順法師這篇文章,並請參閱溫金柯居士《生命方向之省思》(佛教根本思想辨微——敬覆印順法師)。

 〈原序


11. 就這樣 (現代禪四部語錄之一)
(新版.彩色印刷 內含小魚一百餘幅水墨畫)

  《就這樣》一書內中共有信佛人的法語三百餘句,並有小魚特地為本書創作的一百餘幅水墨畫,本書文句原本是信佛人提供給「財團法人現代禪文教基金會」製作日曆使用,每一則法語都在平凡之中蘊涵成熟的心智,例如:

  • 「沒有敬意的愛,不僅感情容易變化,其實,也很累人。」

  • 「負責家庭生計的人要買保險,這也是責任的表現。」

  • 「謙遜含蓄的人,應避免談論和自己專長有關的話題,除非別人對你的專長有興趣。」

  • 「上好的作品不會刻意強調優點,卻也無破綻可尋。」

  這樣的文句共有三百餘則,況且還有小魚的書畫,敬邀喜愛禪與藝術的朋友一起來欣賞。

 〈原序


12. 禪門一葉
——附錄《現代禪宗門規矩》
(彩色印刷)

  世間智者對社會時事經常由微觀著一葉知秋。同樣的,《禪門一葉》隱微記錄著現代禪每個月、每星期、每天所發生的事,相信透過信佛人因人因事不定期對現代禪同修的講話,關心佛教的智者應該也可以由微觀著一葉知秋。
  本書文字部份內容曾在《本地風光月刊》連載一年四個月,書中附有小魚先生九七年最新畫作七十餘幅(全部以彩色印刷),書末並附錄《現代禪宗門規矩》, 是意欲瞭解廿一世紀的禪宗一本根本扼要性的著作。

 〈原序


13. 現代禪宗門規矩(並納入《禪門一葉》)

  《現代禪宗門規矩》是現代禪教團所有修行者共同遵循奉行的修行禪法和內部戒律,最初信佛人以現代禪創教傳法長老的身份撰寫於1989年4月,之後隨著教團不斷的發展改革,信佛人曾於九○年、九二年、九四年作過修訂,現在讀者所見的是1996年3月信佛人所作的最新修訂,隨後並經由現代禪教團傳法會議頒布正式實施。
  由宗門規矩可以暸解現代禪的宗風、理想和發展方向,同時也能夠進入現代禪最核心處予以客觀嚴格的批判,確實可提供有意認識現代禪的讀者一個詳實的地圖。

 〈原序


14.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
——論佛教的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
(彩色插圖)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一書為信佛人繼《我有明珠一顆》《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之後,繼續深論佛教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的專著。內中信佛人除了談論自己的學佛修行觀,頗為現代社會有智者識之外,在評述「南北傳佛教的深淺異同」「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略論》」「八世紀西藏拉薩禪密之諍」「中觀和禪宗的了不了義之辨」以及「淨土法門的深徹不可思議」……,在在都可看到信佛人禪悟之深,同時也解決了許多佛教徒在修證道上所遭遇的根本性問題和困擾。
  經由本書信佛人所詳細比較阿含、般若(中觀 ) 、禪、密、淨土的修證原理,讀者將可一目了然佛教解脫之道,而接下來只是實踐的問題而已!

 〈原序


15. 建立大乘佛教新宗派的心路
——現代禪序文集
(附錄小魚夫婦彩色版畫法語)

  《建立大乘佛教新宗派的心路》記錄著信佛人自踏入佛教界以來十年的所思所行,內容由三十六篇序文所組成。
  信佛人嘗說,在他的書裡序文是最精要的,最能代表他的心。循著依時間先後所編成的序文集一路讀下去,宛如十年來緊跟在信佛人的身後,看著信佛人每一階段的步履,不禁令人驚歎、動容,感受信佛人「夢裡但盼扶宗門」的灑脫與悲願!
  本書書末並附錄小魚夫婦刻製的五十三幅彩色版畫法語,每一幅版畫都充滿樸拙的雅趣,法語也都句句引人回味,十分值得喜愛小魚版畫和信佛人法語的朋友珍藏。

 〈原序


16. 古仙人道

  「古仙人道」這則譬喻的故事出自《雜阿含經》……,佛陀將證得涅槃解脫的方法,稱為古仙人道,並明示古仙人道非任何人創造發明的,它是「法爾如是」——從本以來的事實與定律。任何人,不論他生於古代還是現代,不論他是印度人、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乃至不論他信仰何種宗教,只要他願意遵循古仙人道,同樣都會獲得涅槃解脫。信佛人深知古仙人道的具體內容,即是阿含、般若、中觀的共同義——緣起無自性空,而現代禪的思想和修行也莫不以此為核心原理。
  本書共分六大部份,依序為「會罵人的般若經」「獨自沈吟」「禪語錄」「高難度禪修問答」「永嘉證道歌新唱」「回覆友人和教界人士的幾封信」,每一部份內容都極為精采,可說是平實的修證、平常的生活和平凡感情的自然結合!

 〈原序


17. 禪的傳習

  本書「師生對話錄」撰寫緣起係得自佛教史學家藍吉富老師的指導,認為現代禪師生生活中的法談與傳習,從史料文獻的視,可提供另一面向的訊息給世人。職此之故,方才記錄同修與信佛人獨參的內容。而成此一單元。
  另一單元是三篇訪談及對話。首篇為台大哲學系楊惠南教授訪談信佛人,是一篇深、廣度都足夠的學術訪文。
  次篇是玉井老先生專程從日本來台灣,三日問道於信佛人的法談實錄。對於沒有禪師指導、且極力尋求解脫的人,本篇應可提供他一些禪悟的訊息。
  第三篇是信佛人和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俞繼斌牧師的切磋深談。這篇題為「基督教與現代禪的對話」經發表後,獲得基督教和佛教界正面的迴響,認為是一場難見的、極佳示範的宗教對話。

 〈原序


18. 佛教與基督教信仰的交會
——現代禪與中華信義神學院的對話

  在歷史上,不同的宗教信仰,往往被認為是壁壘分明的不同陣營;但是卻忽略了:同樣作為宗教徒,彼此之間可能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溝通的可能性。從上個世紀開始,在全世界宗教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宗教合作與宗教交談,已成為新的趨勢。但是,在華人圈中,這樣的風氣還未能很好的展開。
  基督宗教作為新傳入的宗教,與傳入已近兩千年華人佛教,過去相處的經驗並不很好。侵略性的傳教方式、故意以負面方式詮釋對方的信仰內容,讓兩個宗教之間曾經有過水火難容之感。二十世紀末,雖然有了宗教交談的嘗試,但是大多只敢在宗教外延問題上,作浮面的比較與交流,對於信仰的核心奧義,總是刻意迴避,以維持表面的客氣與和諧。少數敢於碰觸核心教義的人,卻又往往流於以己釋他的宗教混同,終究還是無效的交流。
  本書所呈現的基督教與現代禪的對話,完全避免上述缺點,為華人最主要的傳統宗教(佛教),與西方主流宗教(基督教)之間的交談,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局面。「亞略巴古」是長期致力於向亞洲人傳教的北歐基督教差會,「中華信義神學院」為華人基督教界少數設有客觀的「宗教研究中心」的神學重鎮,現代禪教團則是植基於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重視修證的佛教新宗派。在因緣際會之下,從2000年到2002年,雙方在友好和諧的氣氛下,針對佛教與基督教的核心教義與信仰體驗,進行了幾場毫無閃避的分享與碰撞,既無宗教混同,也沒有異端捕捉,相反的,卻激盪出令人驚喜的心靈火花,使彼此對於自己的宗教信仰,都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基督教與現代禪的宗教對話,雖然只是初步的嘗試,但已經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俞院長和信佛人所寫的兩篇序文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叢書簡介」頁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