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罵人的般若經  獨自沈吟  修行問答  禪法釋疑  禪生活信箱  禪堂講話


本專欄說明及目錄
回上頁〕〔下一頁


信佛人



慶幸有人比我好

  我從不認為現代禪是最好的或最契理契機的修行團體,尤其隨著閱歷的增廣,事實上我承認有一些佛教團體在許多方面都比現代禪更加圓滿、成熟。諸如,西藏密教、南傳佛教……,以及慈濟功德會……等等,這些佛門都是我衷心禮敬讚歎的!

  儘管現代禪不是最好的,不過,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追求「最好的」這一目標。只要力求改進,有過必改,在個人而言,是不斷的修正身口意的行為,使之契應空性(涅槃),在團體而言,是不斷的改革人事、行政與制度,並致力提昇全體同修的修行素質,使達到健全如實、清淨和合之境,那麼現代禪本身就是一個「圓」。儘管這個「圓」可能是不圓滿的,遠遠比不上其他的宗派或道場,但一則在自己的因緣下,已經盡力了,已經徹底發揮了,雖然不圓滿,也捫心無愧了;二則有其他的佛門人物、佛門僧團比我更好,比現代禪更殊勝,這讓我感到多麼的歡喜與欣慰!試想:如果現代禪是最好的,那表示佛門是多麼的衰頹啊!有句話說「一花獨開不是春」,現代禪是最好的?這是多麼荒謬與悲哀的事情啊!我非常慶幸當代有許多善知識修行比我更好,有許多佛門僧團比現代禪教團更圓滿成熟。

  我由衷勸請普天下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大家有福氣的話,就會把握機會,多多親近並一心依止有修行、有悲心的善知識。

(2000.05.23)


情愛慾望的化解

  十年前,在現代禪龍江路的道場,講堂正前方的兩側,我貼了一幅前人說的話:「愛過才知情深,醉過方知酒濃」。佛門的道場,卻用情愛酒醉的文句點綴莊嚴,一般佛教徒可能感到不解,乃至因為現代禪對情愛慾望不同於傳統佛教的一些看法,而對現代禪存有疑慮和戒心。

  其實,我並非不了解人們批評的內容,也不是不了解現代禪此項異見帶給傳統佛教衛道人士的困擾,然而,十年來我始終還是堅持己見。我所持的理由,過去已經講過很多,在此只補充兩點:

  一、情愛慾望的化解,其困難度遠遠超過一般佛教徒的想像!特別是在開放、進步的商業社會,情愛慾望更有賴施以疏導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加以禁絕。對於情愛慾望,未能在合乎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法律觀點的前提下,給予適度的滿足和發洩,固然能符合佛教一分經論和大分律典的要求,但副作用不能說沒有。對許多修行的初學,尤其會造成心靈的極大負面影響。

  二、人的一生,時間和精神都有限,修行者應致力於時間沒辦法代替我們消除的「自性見」方是上策。由於情愛慾望,就某個角度來說,年紀大了或體力衰弱,乃至餵飽的時候,它就會自動消減;而「自性見」卻隨著意識之流念念相續,它不會因為時間因素自動消減——除非學佛者於空義經漫長聞思修的過程,方得以截斷業習之瀑流。因此,我主張:情愛慾望在合乎情理法的前提下,給予滿足,就暫時沒事了。而該傾力以赴的是,多聞薰習般若中觀,獨一靜處沈思般若中觀,待聞思成熟之後,進而在日常語默動靜之中,觀照色、受、想、行、識的本質,並阻絕違反空性原理的起心動念、動機心態之升起。則時日一久,見道可期。而一旦見道,頂多七往生死,註定究竟苦邊,那個時候,情愛慾望將不再是困擾的問題。

(2000.05.23)


感謝反對和感謝批評之原則

  佛光山《普門雜誌》最近一期刊有柴松林教授一篇題為〈總統守則〉的文章,由於沒聽過這麼大的官也有守則,以及柴教授所列的十二項守則(註),內容吸引了我,所以很細心讀了一遍。讀完之後,覺得這十二項守則不僅是做大官的人應有的道德涵養,社會上各階層的領袖,以及企業集團的老闆、幹部,乃至宗教界擔任領眾的執事,其實都不應例外,偏離總統守則之精神。在這十二項守則當中,我對其中第十項「感謝反對者之原則」,印象特別深刻。誠如柴教授所說:「事實上,因為有人反對,才不會自以為是,才不會剛愎自用,才會集思廣益,才會三省深思,力求上進,錯誤才會減少,罪惡才會遠離。對於反對的人怎能不感謝。」

  當總統的人,只是凡夫,他自身以及旁人都應該心懷警惕,時加反省與批判,方易避免權位迷昏了頭,誤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然而,宗教人物其實更應該反省警惕,因為宗教人物往往被信徒奉若神明,加上代替信徒解析的問題,經常跨越現實涉及冥杳的前世今生……,倘若宗教人物未能具備「感謝反對」「感謝批判」之涵養,則在抗拒腐化和墮落方面,嚴格說,是比政治人物更無力的。

  荀子說:「批評我得當者,是吾師;讚美我得當者,是吾友;阿諛諂媚我者,是吾賊。」相當有道理。我略加補充的只是,阿諛諂媚者,未必是壞人,他有可能只是個性軟弱或誤判而已;而批評我們卻沒有事實根據者,雖然不是我們的老師,但也是另一種「諍友」!我們應該一併格外珍惜。

(註)十二項守則如下:
一、繼續成長原則     七、和平理性原則
二、抗拒榮崇原則     八、用人所長原則
三、權力限制原則     九、行為示範原則
四、超脫屬性原則     十、感謝反對原則
五、動機純正原則     十一、勇毅灑脫原則
六、慈悲愛眾原則     十二、停止競選原則

(詳見《普門雜誌》2000年5月號248期)

(2000.05.18)


象山社區的一則對話

信佛人:在修行方面,如果只能講一句,你最想講什麼?

禪 思:人生沒有什麼。

信佛人:人生為什麼「沒有什麼?」

禪 思:見聞覺知都是妄。

信佛人:「見聞覺知」為什麼是妄?

禪 思:因為皆依因托緣而起,沒有主體性。

信佛人:你目前用功的重點是什麼?

禪 思:只管打坐。

信佛人:從最內心的看法出發,你認為XX禪師修行如何?

禪 思:我很久沒有去關心別人的問題了,加上我對他不夠了解,所以我沒有任何意見,也沒辦法表示任何意見。

信佛人:那就從最內心出發,說一說熟識的同修,譬如禪雲,你對他的看法如何?

禪 思:我覺得禪雲出離心夠,但氣魄不夠……

信佛人:好!可以了。那你認為禪喬呢?

禪 思:我覺得禪喬善於沈思,對中觀思想也有深入,但出離心不足。

信佛人:你果然是「少了一頭牛」!因為修行人應該只看到積聚的五蘊,而沒有看到一個可稱為「XX禪師」「禪雲」「禪喬」的人,能作為評論的對象。雖然我們生於緣生緣滅的世界,不可避免的必然會談到很多事情,但如果在言語和念頭生起之前,空性的覺照未能光沱沱、閃爍爍的照耀著,那麼就在談論的當中,根深蒂固的補特伽羅見、薩迦耶見已經悄悄復生了!
修行的法門雖說八萬四千,但也可以用八個字完全涵蓋,那就是「緣起無我,戲論滅盡」。如果在這裡面生活久了,就可以離開它,深入世間,杜撰山水雲煙,滿眾生夢中渡河之願。什麼叫「滿眾生夢中渡河之願」?簡單的說,就是古德所謂的「宴坐水月道場,降伏鏡裡魔軍,大作夢中佛事,廣度如幻眾生。」無論一生做了多少事,度化多少人,談過多少佛法,在內心深處從來沒有離開家門寸步,恆常住於戲論滅盡的世界。《禪林寶訓》裡有一首詩偈:「圓通不開生藥舖,單單只賣死貓頭,不知那個無思算,喫著通身冷汗流。」我只能以此勉勵你,望你和古德圓通一樣,專門只賣「死貓頭」!

(2000.05.18)


參觀慈濟功德會的感想(註)

  白天參觀慈濟功德會,走了一圈,和你們一樣都有許多感動和感想,只是我的心情多少和你們有點不同。基本上,你們慚愧反省的是屬個人性的,覺得自己遠遠不如慈濟功德會任何一位委員。而我感觸的就比較多一些。首先「一葉可知秋」,而親見更勝過百聞!從靜思精舍流露的氛圍,以及慈濟委員往來舉止神情,已讓我深深反省……。接著,那位帶領我們到處看的比丘尼德懷法師,從他和善安詳、熱心不疲的介紹中,我更邊走邊想現代禪教團到底缺少了什麼?而最感動的,應該是從慈濟醫院和靜思堂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當中,看到慈濟人濃厚的悲心、愛心和用心!這是令人驚訝讚歎的!由於我自己也是領眾的人,且經常負責設計和監督施工,對於有愛心沒愛心?有用心沒用心?是非常敏銳的,我由衷敬佩與讚歎證嚴法師的大悲宏願,以及慈濟人的菩薩心行!

  今天,我內心洋溢著歡喜,因為不料當今世上竟有這麼充滿悲心、忍辱無畏、健康清純的佛教團體!我深深認為慈濟功德會是真正實踐印順法師人間佛教的典範僧團之一(另一個典範僧團是弘誓學院比丘尼僧團)!我慶幸自己從不曾批評過慈濟功德會,否則我良心將會深深不安!不僅如此,也由於世上有這麼好的佛教僧團,而讓我萌起今後只正面述說由佛法而來的信解,再不評議佛門人事之願。為什麼?原因有兩項:

  第一,今天幸虧我不曾批評過慈濟功德會,可是難保證世上沒有第二個慈濟功德會,我希望自己要杜漸防微,避免可能的過失。當然,佛教本富寓理性批判精神,而我也一向鼓勵同修勇於直言作無諍之辯;不過,我要求自己希望今後能調整自己的角色,不做「啄木鳥」,而但願做佛教的黃鶯、喜鵲、鴿子。

  第二,對一個佛弟子而言,「顯正」跟「破邪」無非都是為了眾生,然而,當佛教已經有這麼好的僧團弘化於世了,我覺得自己應該重在顯正,而不在破邪。從緣起的觀點,任何人事物都是有限的,世上並無十全十美的團體或個人,只要大方向是往成佛之道邁進,則一切都功不唐捐。希望自己以後更留意多說一些正面的事情,譬如,看到不如法的人或團體,我應可為他介紹慈濟功德會,鼓勵他參加慈濟功德會就好了。至於批判、批評的角色,就留給其他佛門善知識去擔待吧!

  另外,還有一項感想,一併和你們共勉。你們大家都感到很慚愧,固然是應該的;不過,我鼓勵你們進而「化慚愧為修道之意志!」因為,你們發心不如慈濟人,出錢不如慈濟人,對社會的貢獻也不如慈濟人……,那麼如果在看破世間、出離世間,以及聞思中觀、修習中觀的方面,倘若再不全力以赴的話,那就真的太不敬業、太可恥了!以前在書本上我好像說過:「世間就如一座綜合醫院,佛教所扮演的角色或許只是眼科或內科醫生,但除了眼科、內科醫師之外,尚需要許多不同科別的醫師……乃至需要一些護士小姐、打雜工人。」我想,由於眾生無量無邊,痛苦煩惱也無窮無盡,因此佛教也就有八萬四千法門,希望大家在慚愧與讚歎之餘,更要立定腳跟,老實修行。

 

(註)茲附上現代禪2000年5月6日教團消息一則,說明現代禪一行人參訪慈濟功德會之緣由:
「昨日,對現代禪教團而言,又是一個具重大意義的日子。由於善知識的厚愛、美意和促成,以及藍吉富老師的帶領,李元松老師終於得償拜見印順導師的心願,當面頂禮並訴說多年來深蒙阿含、般若、中觀思想之澤蔭的感恩情懷……。由於導師仍在證嚴法師的花蓮靜思精舍靜養,因此,李老師和隨行的同修也很榮幸得參訪慈濟功德會。
此行,陪同前往的全體同修都非常的感動與讚歎!
老師也說:『親見勝過百聞!』又說:『從今天起,願自己只正面述說由佛法而來的信解,再不評議佛門人事。雖然佛教本富寓理性批判精神,而我也一向鼓勵同修勇於直言,但自己則希望今後能調整自己的角色,謹守這項原則。』
關於此行拜見印順導師和參訪慈濟功德會,所帶給
老師的各種感想和心情,老師將在近期出版的《古仙人道》序文中詳細表明。(編按:老師後於序文之外,另撰述本篇。)
除外,《現代妙好人》和《現代禪第二代「小蜜蜂學佛心得」》二書已經印刷出廠。日前已依教團所屬「財團法人現代禪文教基金會」年度贈書辦法,共贈送海內外圖書館二千五百冊,以及《現代禪叢書》六百套。另,因感恩慈濟功德會的大愛無私,為佛教為眾生的大悲願心,教團也略盡棉薄之力,隨喜捐助新台幣貳佰壹拾萬元。
老師說,『出錢出力非常的小,甚感慚愧!唯希望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力以赴,共報佛恩眾生恩。』」

(2000.05.11)


感謝主,讚美主

  很久以來,我對天主信仰就十分讚歎。曾經,我的女兒也蠻勤快地跑去參加基督教的團契,而我都持鼓勵的態度。為什麼我對天主信仰這麼有好感?如果從佛教一般的眼光來看,「上帝」不正是無因生的自性存在嗎?「獨一的真神」不正是佛法所說的「梵我」嗎?崇尚中觀見的我,何以對天主信仰情有獨鍾?

  回答這個問題說來話長,簡單的說,我的理由如下:

  一、 我不認為佛教一定不允許「上帝」的觀念,卻認為佛教不允許的乃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真理』,不顧他人的感受和死活」。

  二、 儒家尚且有「事以利人皆德業,言堪相贈即文章」,何必一定曰「佛」呢?

  三、 我信受奉行佛陀「緣起無我」的教義,不會去主張上帝的學說和信仰;不過,我不敢妄自尊大認為自己有能力裁判「上帝是不存在的!」

  四、 人生如苦海,悟道解脫對某些人雖說不難,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此事的確不易!說實在,我希望他們的上帝真的存在,真的給他們最後的救贖。

  五、 天主信仰,有六項讓我格外讚歎。(一)教會制度健全,以歐美現代文明為基礎的教團;(二)深濃的博愛精神,無數人默默奉獻一生,溫暖人間;(三)教義單純,相對於佛教比較不需要「神」的代言人(如喇嘛、上師、禪師、法師……),任何子民都容易直接和神溝通往來;(四)在他們的信仰體系,修行很好的人,仍然謙卑地奉侍主,喜悅的自稱是神的僕人;(五)尤其難得的是,一切榮耀都歸主耶穌、上帝——就此而論,已符應一部份無我的精神;(六)明顯地廢棄對自我的依恃與傲慢,投向不可思議的上帝的懷抱,頗具他力信仰內涵。

  以上,我對後三項格外感動。在佛教界這些年,我很了解對一個修行人或宗教師而言,「以僕役為樂,專心服侍主人」、「一切榮耀絲毫不歸於自己」,以及「知道自己實在卑微,心中懷抱皈依神佛之念」,這三項是很難做到的!反之,我們可以說,佛教如果有什麼重大流弊的話,應該都跟背離這三項宗教涵養有關連。

(2000.06.12)


大愛電視台

  我每天早上都有運動的習慣,運動的時候又有一邊觀看慈濟功德會「大愛電視台」的習慣。我覺得一般社會觀眾對大愛電視台可能比較不留意,因為人們的印象或許認為它有一點像公共的社教電台,說教的意味濃厚,同時也缺少聲色犬馬的報導,頗不符一般人的口味。不過,在此我想向大家略述我看大愛電視台的一則感想:

  早上打開電視,轉到大愛電視台頻道的時候,電視上正播放一位大學生在報告他參加慈濟醫院看護義工的心得。他說,「如果沒有實際參與看護,不會發現這麼簡單的看護工作,竟然有這麼多小學問存在!」「從病患伯伯要去上廁所的一件小事情,我們同組三個人被糾正了將近十次。下床時,我們被糾正不能只顧著抬腳和身體,應該格外留意頭部不要懸空;扶往廁所方向走去時,我們被糾正不能讓病患伯伯『走』在最前面,因為別人容易撞到他的腳;來到廁所時,我們被糾正不能站在旁邊,這樣人家會『上』不出來——不過也不能離太遠,避免病患伯伯擔心萬一跌倒了,他要怎麼辦?」……我看到這裡的時候,隨著這位大學生的歡喜心,不覺哈哈笑了出來,因為我非常了解他在講什麼。同樣行禮如儀做一件事情,有心無心、有愛無愛,兩造當事人最是冷暖自知,除外,就只有具同樣經驗的人清楚明白。

  鄭板橋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我在證嚴法師和每位慈濟人的身上,看到這種悲憫情懷的具體實現。對於慈濟功德會的大悲大愛,我再次不知用什麼話來讚歎它。

(2000.06.05)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1]  [2]  [3]  [4]  [5]  [6]

[回「會罵 人的般若經」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