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禪的觀點談愛滋病的預防問題

 

(編者按)本文為信佛人撰寫於1992年,詳細請參見〈編者按〉(連結)

最受注目的全球性傳染病

  愛滋病是目前最受注目的全球性傳染病,由於一旦感染到愛滋病等同被宣判死刑無藥可治,且確定在未來的五年內不可能有治癒的特效藥出現,因此引起全世界對愛滋病有認識的人士的恐慌和憂思。稍早以前,人們誤以為愛滋病是同性戀者特有的傳染疾病,後來發現愛滋病的感染有各種不同途徑,絕大部分的愛滋病感染者,和同性戀絲毫沒有關聯,有的十分無辜,只是單純接受輸血或是共用注射針頭、刮鬍刀片而感染。此外,也有因配偶嫖妓或外遇而間接傳染給丈夫或妻子,接著經由母親垂直方式傳染給嬰兒,凡此等等都十分令人同情。正因為愛滋病的感染有幾種不同的方式,和同性戀不一定有關——即使因同性戀而感染,也是無辜的,因此衛生醫療機構都籲請社會人士勿錯以為愛滋病是不名譽的疾病,同時也呼籲愛滋病的患者應勇於面對現實接受醫藥的治療控制,安排有意義的剩餘人生。

  愛滋病的感染除了母體於妊娠期間或生產時,直接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之外,主要經由兩種途徑,即性行為(男→男、男→女、女→男)與血液(輸血或接觸到帶有愛滋病毒的注射器及其它器材)。預防以血液為媒介感染愛滋病,國內和先進國家的衛生醫療單位,皆已有妥當的對應方法。例如全面篩檢捐血人及血庫中的血液,以及用過的針頭隨即丟棄、醫療器具作徹底的消毒等等,都令人安慰。一般個人只要稍加留意,切忌共同使用針頭及刀片,則日後以血液為感染途徑的情況,可預見將被控制下來。比較令人憂心的是經由性行為而感染的這一途徑卻日益嚴重,成為預防愛滋病的大漏洞,孔子說「食色,性也」,唯人類這一本性,或將引起一場世紀的大浩劫!

  本文擬探討性在人類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何以一般人竟至無法拒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繼之企圖由禪修的觀點對此提出建議,希望有助社會人士邁向健康幸福的人生。

  目前愛滋病防治中心對於如何預防經由性行為而來的感染,最主要的呼籲有兩點:一、完全的禁慾或僅以一名誠信可靠、未受感染者為性伴侶。二、避免與擁有多數性伴侶的人有性行為,例如妓女、背景不明的人等。防治中心這類呼籲,如果社會大眾果真能切實遵行,則天下無事。但事實上,從一九八一年第一個愛滋病患被發現以來,全球的感染人數正逐年以倍數增加,至一九九年,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已有六百萬到八百萬人受到愛滋病毒感染。其中當然包含非經由性行為而感染的人數,不過可知一般人對性的誘惑其拒絕的能力是相當微弱的。

性行為滿足人類多種需求

  性行為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是滿足生理的衝動,事實不然,人類在性行為當中更企圖滿足多種需求,這些需求至少有十餘種,茲分述如下:

  一、填充無聊。無聊的時候很痛苦,做什麼事都索然無味,而性略可麻痺人的空虛。

  二、疏釋心理壓力。每個人在社會上難免都有挫折,許多事情雖然不喜歡,但只有忍耐;忍耐雖然使人得以繼續處理事情,但壓力卻向內累積,累積的容限因人而異,一定程度的壓力形成之後,性是容易被使用的疏解方式。

  三、追逐感官之樂。人之大欲不外色、聲、香、味、觸,而性的單一行為同時兼具五欲之樂,婚後一段時期之後,性趣尤其熾烈。

  四、好奇、未知境的探索。性從來被視為禁忌,異性間更恍如隔有一層未知的神祕,為滿足人類向未知境探索的好奇心,也是人類性行為的原因。

  五、撫慰自卑。科技的發達、文明的進步表面上人類似乎很有尊嚴,但越是現代社會分工越細,每個人其實只是大機器的小螺絲釘,所能操控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多少會有無力感,而性行為卻不需仰賴他人便得以滿足成就感。

  六、另一種虛榮。動物的性行為,大抵只為傳宗接代和滿足生理的性衝動,但人類卻格外在性上面附加某些價值意義,尤其父系社會的男性,更常以獲得多名異性青睞,炫耀同儕,特別對方倘是有頭銜的人,或是有頭銜者的配偶、家眷。

  七、駕御力的工具。性不僅被人類用為增加虛榮的工具,也被運用為操控力和影響力。男性或女性共同都有一種想像:「由於我能帶給你快樂,因此我對你是重要的。」「由於你需要我帶給你快樂,因此我對你有影響力。」

  八、三摩地的渴望。三摩地即定境,指的是一心或無心的心理狀態。無論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或是禪修行的體驗來看,多心多慮、雜念紛飛都是一種不安的現象,但倘非經過訓練,人類一般在生活中很難有精純一心及徹底鬆弛的無心境——然而在另一方面,人類卻有棲息於三摩地的渴望。「愛慾之中有三摩地」,此為佛教所說。

  九、情侶間無言的溝通。人跟人極需溝通,和對自己屬於重要的人更需要溝通。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增進彼此的瞭解和感情的更穩定、親密。唯言語的溝通有時而窮,特別是木訥的人更拙於表達,而性行為幾乎不用言談,透過肌膚之親可作直接、深刻的溝通。

  十、新鮮感的追逐。相同刺激的重複出現使人麻木缺乏生機。再好的事物時間一久都使一般人厭倦。許多性的行為其實無關感情,只是追逐另一個新的刺激而已。當然這種刺激仍然會重複著以前的厭倦。

  十一、苦悶的人類必須遊戲。人類不可能也不可以永遠只是認真做事,如此將使精神一直處於繃緊狀態。人類有遊戲的本能需要,只可惜有的玩物,而有的卻是樂於玩人。

  十二、隔閡的衝破。人生於世相識滿天下,知音少有幾人,即或聞達的人,內心也常是一片孤獨。一般而言,人可以忍受孤獨,而不是天生喜愛孤獨,內心裡有一股衝破孤獨的衝動——而性行為是兩個獨立的人最沒有隔閡的一種相處方式。

  十三、禁忌的反動。一般以為三五歲的小孩有一個反叛期,其實人從生到死百年之間都充滿叛逆,只是有沒有適當的機會而已。其原因深談的話,乃來自人類根本的不安和矛盾;淺說的話,則因沒有人喜歡別人規定他怎麼做。性在許多國家即使開放的歐美,也多少有其禁忌,此種禁忌當然有其文化背景與實際的需要,但人性潛伏著「凡有禁忌就反動」的衝動存在,而性是最引人注目的禁忌。

  十四、幻想的憧憬。人自幼以至成人都曾經有過欣賞或喜歡的某一個人,都市社會增進人我彼此的接觸面,更易在心中埋下點點滴滴的美好印象和回憶。許多的性行為,只因為當事人想補捉逝去的或尚存留在心中的那麼一點點美感而已。

  十五、尋求慰藉。人類除了懵懂無知期,一旦成人,不論身分地位如何,不免都有苦悶和無奈——也就不免需要慰藉。性是兩性彼此撫創、安慰的藥方。

  十六、愛。在此所謂的愛,係指給予的愛,此種愛的含意是「只要你好就好」。人因具有此種以對方為中心、為出發點的感情,所以營造出性的行為。吉川英治的《宮本武藏》劇中的夢幻洞主便是此種人物。

  十七、真善美的旅途。世間有一種人雖然不是宗教徒,卻對人生持有求道者一般的生命態度,對於人們所厭煩的、人們所執著的,他都樂於品嚐。性對他雖非不可無,卻也是體味的課目之一。

  除以上所談的十七點之外,性至少還有發洩過多精力、和緩情緒、商業交易、生育子嗣……等等功能。中國哲人說「性為人之大欲」,實在因為它滿足了人類多種的需求。

從禪的觀點來看衛生機構呼籲「純化性伴侶」的困難

  儘管愛滋病對人類生命嚴重的威脅是多麼的明顯,衛生醫療機構也不斷呼籲社會大眾要純化性伴侶,但人慾如洪流,像大江東去喚不回,世界各國的風化場所依舊門庭若市,性的氾濫更是日益嚴重。俗諺說「殺雞焉用牛刀」,但殺牛更不能用雞刀!今天呼籲大眾預防經由性行為感染愛滋病,從禪的觀點來看,認為此事遠比關心此一問題者所想像得還要困難。此中原因頗為複雜,簡述如下:

  一、人類雖說是理性的動物,但一般人並不具有高度的理性,感性的、情緒的毋寧說影響人類更為巨大,發自感性的需求,每每要求立即的滿足,很難抗拒眼前的誘惑。縱有稍具理性的人,卻由於意志力薄弱——處於都市文化中的人們更缺乏農業社會鄉野村夫的韌性和耐力,許多事情都是在「明知不可」的情況下發生。

  二、佛教說「人生是苦海」,其實並沒有否認在生老病死苦之外,也有快樂的存在,它的本意除了有哲學層面的意義之外,在心理層面則指稱:快樂也是很累人的事!人間事無論偉大崇高的,或是多麼令人欣喜狂歡的,都會使人疲憊不堪,感到厭倦。可以說活在世上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活得很累,都亟待休息、好好的休息——人類希望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考慮的心,其實相當強烈。性,正好提供這種情境,使人在此得到鬆弛與蘇息。

  三、「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表面上談論的人似乎都懂,但認真追問的話,恐怕連第一流的哲學家也會疑竇叢生、焦慮不安。人生而有一種尋求穩定、合理、明確的本能,這種本能的需求是全面性而含蓄的,它隱藏在人類心靈的深處。人類如果確定自己已經尋得這樣的答案,或確定自己的人生態度無錯謬的話,則會身心泰然、氣定神閒;反之,則會在閒時寂靜處偶感空虛、茫然與身不由己;不幸的,現代社會迅捷龐雜的資訊雖然帶來人類生活領域和知識層面的擴充,卻因大量且不同價值體系的文化介入,使得原本無垠飄動的心思,更加紛歧散亂。今天的人,少有能靜坐片刻而無雜念者,也少有人能統合不同思想而無矛盾者。「真理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今天的人不僅無心探討,也漸漸沒有能力探討。人們一生大都是與世浮沉在追逐感官享受當中度過,愛滋病會死人嗎?會吧!?浮濫的性行為有危險嗎?有吧!?——不過,人們依舊做他想做的。

  愛滋病被稱為「二十世紀的黑死病」,是一種以體液、血液為媒介的致命傳染病。經由血液的感染尚容易防範、杜絕,而經由體液傳染的途徑,卻因性行為具有滿足人類多層面需求的功能,以及人類理性的缺乏、意志力薄弱,兼而渴望蘇息且受困於根本不安和矛盾的侵襲,而使防堵的效果大打折扣。性,已成人類致命的誘惑。從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可以看出他們對愛滋病未來五年內的演變,不抱樂觀。而從禪修體驗所瞭解人類的苦悶和困頓,對此也是滿懷憂慮。

性在禪的立場來看,並沒有本質上清淨或污染的意義

  性在佛教來說即愛慾或情慾。愛慾從禪的立場來看,並沒有本質上清淨或污染的意義,它只是一種現象和動力而已;決定它是清淨或污染的乃是「明」或「無明」(不「明」、欠缺「明」、沒有「明」之意)。就好比一把刀子,其本身並無善惡可言,刀子的善惡乃由使用的人所決定。此處所謂的「明」,係佛教重要的術語,是指深解緣起無我論(按:「緣起無我論」為佛教最根本的奧義,大意是一切存在的生命、事物、時空、精神、物質、運動、理則和定律,都是條件組合下的產物,其形狀、作用、感受、潛力都是相對的,沒有不變的主體性),並以緣起無我論消解各種不同文化的人生哲理,形成一統合的中心思想,繼之並透過禪定將此中心思想植入下意識,完成表面意識和內在意識徹底統合的人格體。此種人格體其心境的特徵是無罣礙、無激情、無憂怖、任運、逍遙、自在、解脫的大樂,這種大樂可以自行製造出源源不盡的喜悅,使他對外物的依賴減低到幾乎可以完全沒有的地步。密勒日巴是一位修禪有成的瑜伽士,他有一段話描述此中情景,頗為傳神:「樂哉萬千境象現!樂哉猛起與狂跌!無有惡習肉身樂!恐怖之境增大樂!紛亂越多越快樂!煩惱起伏不生樂!艱苦深時樂亦深!較之無病更快樂!一切苦痛變成樂。稀奇!稀奇!甚樂哉!習禪湧出之大力,助我四肢運動樂!恣意跳躍與奔馳!手舞足蹈天然樂!」試思,連面臨恐怖之境、病痛與狂跌之時,都忍不住繼續生起樂心,這樣的人平常是如何的安詳自在?他需要疏釋心理壓力、填充無聊、撫慰自卑……嗎?性對人類的誘惑猶如百仞高牆,而他超越的卻是萬重山!

有關禪修的兩項引言說明

  當然,有人會以為這種禪修的境界並非一蹴可及,它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去學習。其次,站在一般人的立場,禪並不是生活上所必需,無法指望人人都對它產生興趣,既然如此,我們如何企望禪修在預防愛滋病一事能有積極的作為?為了答覆這個問題,茲先作兩項引言式的說明:

  一、禪的訓練的確需要經過嚴謹、有次第的修煉過程,但所需花費的時間因人而異,從七日、七週、七個月,乃至七年或更長的時間都有可能,這主要決定在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強弱,以及是否得助明眼人適時的指導。換句話說,禪境界的臻至,和悟性有較大的關聯,和時間的久暫則比較無關。禪宗祖師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覺即是佛」便是此意。

  二、禪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顛峰。在中國唐宋時它曾經盛極一時,且為知識階層所嚮往學習,卻由於後來的禪徒在它身上添加不必要的宗教思辯和信仰,使它的原始面貌受到扭曲,致而產生兩種後遺的現象:一則「偽禪」魚目混珠;二則逐漸脫離人間性。偽禪使得社會上雖然有人說禪寫禪,實際上屬於禪的成分卻極為稀寥,然而其所含帶的膚淺以及無病呻吟式的清談,卻使一般人對禪法更增加誤解和失望。後者則進一步使原本為經驗、實證、實效主義的禪,被蒙上神祕、迷信、遁世的外衣,從而被邁向科技文明的人類所摒棄。

  作了以上的說明之後,底下則論述禪的實踐面及可資助預防愛滋病的理由所在。

  禪的實踐如果卸下負有警世任務的宗教神話,並棄置神通超能之一類的迷夢則極為單純,它致力淬煉的只是情、意、知三方面。在此所謂的「情」是指性情、感情、心情;「意」是指意志力、禪定力;「知」則是理性、知性和判斷。這三者類似儒家所說的智仁勇三達德。

  禪對於「情」的鍛鍊,一般將之歸類為戒德——特指個人的道德操守、人品風骨。例如:常行普敬、慈心愛物、質直心柔軟、無埋怨無暴戾、不隱過不覆藏、惜情念恩、守信重諾、於人見德不見失、念恩不念怨、堪任難事果敢受苦……等等,它的目的在調和人的性情,使成為有節有骨、有情有義的大丈夫。禪門對戒德的重視堪稱第一,甚至認為不學佛無所謂,但一定要學做人。民初太虛大師受禪的影響有「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之說,可為詮腳。要言之,禪門對習禪者戒德的要求列為第一,而習禪者亦應以戒德為先,絕無商量之餘地(按:戒德純為品格之薰煉,和墨守襲自古老印度的戒律略有不同,讀者當明辨)。

  「意」的鍛鍊通稱為「定學」——禪定經驗的學問。它的目的在使人心能夠寂靜、堅定,且迅捷有力、收發自如。通常未經訓練的心志有二失:一是精神容易渙散,念想紛飛心靈難得平靜;二是耐力不夠,意志力不強,怕苦、怕難、怕麻煩。前者使人忙碌時容易疲勞浮躁,閒暇時卻又感到無聊、心神不寧;後者使人無法貫徹意志,固守理性的抉擇——對應做應為的步步堅持到底,對應斷應捨的絕無絲毫猶豫棧戀。

  「知」的鍛鍊則屬理性和智慧的訓練,理性的訓練主要在培養客觀判斷、獨立思考的能力。受過嚴格訓練的禪者絕不會讓未經驗證的「真理」竊據心中,面對任何修行和哲理權威,至多持著尊重、欣賞的態度,但除非其內容已經親身驗證,否則禪者寧願承認無知,且忍受「沒有結論的狀態」,也不會人云亦云、盲信盲從。智慧的訓練特指思惟觀察個己生命的本質和人世間的真相,其冥想的主題例如:「人生的意義何在?願望、理想達成之後將如何?」「『真理』是什麼?哪一個『聖哲』能有效裁判,所根據的又是什麼?」「不安的起源來自何處?人類和自己為什麼總是懷有隱憂?」「我是誰?所謂『我』具體的指謂到底是什麼?性質又如何?」……等等,習禪者必須先使自己的心靈處於寂靜統一的狀態,並盡量以接近物理學家觀察物理現象般的嚴謹態度進行內省、冥想。

  禪師為幫助習禪者在情、意、知三方面獲得平衡的提昇,所施予的教育方法概分為二門,一個是「漸修」,一個是「頓悟」,兩種方法皆能有效促使習禪者臻至禪的最高境界。漸修則對於上述情、意、知所需充實的綱目,於日常生活中勉力實踐,由少分兼修到全體圓修;由熟知理論、建立思想中心以至形成性格;由刻意的坐禪、念念警惕的精進,終化為從容、泯忘與無心。頓悟的方法則是為習禪者直指本地風光,這是一種直從果地見起修的禪法。所謂「果地見」意即修行到家者的經驗,習禪者不依一般充實情、意、知的次第循序漸進,而是遵照明眼人的指導,一下手即以本地風光為標的,此外一切不管。此即果地見的修法。

  「本地風光」是禪門的專有名詞,和它同義的名詞尚有本來面目、無位真人、清淨本心,在佛教義學上則相當於涅槃、解脫、真如、實相、般若、佛性……等。它有內外兩種涵意:一個是指「萬物的本來面目」——未添加人為的標誌、符號、指涉、解釋……等等,任萬物自然展現其風姿,由萬物自己來告訴人們它是什麼。另一個是指「心境的本來面目」——未添加慣性的喜惡、取捨、掙扎、造作……讓心靈回復最單純的狀態,那是一種最徹底的放鬆,最寧靜且充滿無限活力的「空」。禪門一般印可習禪者修為深淺的標準,主要係根據受勘者對於自己本有的本地風光是否得真知灼見的肯定,以及是否於本地風光得熟練、堅固、出入自在的定力來加以判定。

  以上簡介的兩種禪修方法,對人類情、意、知三方面都能有效提昇,不僅所需花費的時間不多,且和理性、人文的時代潮流若合符節,頗適合忙碌的現代人學習。至於如何預防不當的性行為感染到愛滋病,隨著全球衛生醫療機構對此的極力呼籲和宣導,一般人將不虞對此缺乏常識。然而正如本文所說,其真正的困難點係在於人類理性的缺乏、意志力的薄弱、生命方向的迷茫,以及對性存有過多的幻想和依賴,而這方面卻是衛生機構較無法著力之所在,所幸凡此等等經由禪的實踐皆可獲得根本性的改善,從而有效抑制性氾濫和愛滋病的蔓延。

  無論從協助愛滋病的防治宣導,或著眼淨化社會風氣、落實現代化教育,乃至提昇人類的心靈品質,特重經驗、實證、實效的禪,無疑地均能夠發揮良性的輔助功能,值得向有心人士鄭重推薦!

一九九二年八月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推介信佛人部份文章」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