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指導悟道的方法
──以《雜阿含經》所見實例為主


  佛法作為一個實踐的宗教,它的救贖意義在於透過對諸法實相的契證而達到一切煩惱憂苦的止息。開啟這一法門的釋迦牟尼佛以及他的及門弟子如何引導人們契證佛法,在《雜阿含經》中有一些原則性的說明和為數不少的實例。本文就是透過對這些資料的考察,來探索原始佛教指導人們悟道的方法。

初果的意義

  本文所謂的「悟道」專指證入初果而言。《雜阿含經》三九六經有:

  「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桓,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

  二六二經有: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

  由這些經文,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所謂證初果就是「見法」「得法眼生」,是對佛法的如實正慧;它所斷的三種煩惱:身見、戒取見和疑,都是屬於知見方面的;此外,證入初果也代表著踏上了解脫道的決定性的一步。正是由於它有這些特徵,所以我們稱之為「悟道」。

聽聞與思惟而悟道

  《雜阿含經》一○二三經,佛陀對阿難說,一個煩惱未盡的病比丘,他可能透過「得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說法」或「遇諸餘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或者「彼先所受法,獨靜思惟,稱量觀察」而得以「斷五下分結」或「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也就是說,斷除煩惱的因緣可以是聽聞佛陀或其他善知識的直接啟發,也可以是自己對以前所聞佛法的思惟觀察。

  從《雜阿含經》所載的悟道實例來看,大部分是佛陀說法,而聞者當時得法眼淨的,但也有經由佛陀的弟子的說法而悟入的,如三○經、一○四經、一○七經、一○九經都是舍利弗使人言下得法眼淨的,阿難指導而悟道的有二六二經及五六四經,其餘所記載的悟道指導者還有:富留那彌多羅尼子(二六一經)、差摩(一○三經)、優陀夷(二五三經)、難陀(二七六經)等。

  而由思惟漸入的實例也有,如二○○經記載,羅?羅四度向佛陀請教佛法,都由於「爾時,世尊觀察羅羅心,解脫慧(智)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而先後要他「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羅羅遵照佛陀的指示,才對佛法有進一步的體認。

  八九二經也記述佛陀的說法,對內六入處(或外六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界、五陰),「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增上觀察忍,名為法行」「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正智觀察,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名阿羅漢。」此中,「信行」「法行」都是趣入須陀桓果的前一階段。由此可見,在原始佛教的教法中,「專精思惟、觀察其義」的漸悟方法是相當受重視的一種指導方法。

  因此我們在《雜阿含經》中可以看到一些經文介紹某一些漸修的方法,並指出這個方法可以引導行者趣向悟道乃至解脫。如六一八經說修習四念處,八一四經說修習安那般那念,七三五經說修習七覺分可以證初果乃至四果。六四八經說如實觀察五根(信、精進、念、定、慧)可以證初果。

悟道的內容

  但無論是言下悟道或是透過思惟觀察而悟入,悟道者所悟的佛法是有其一定的內容的,這就是對四聖諦的如實正慧。三九三經說:

  「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

  四聖諦的內容是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它是對染淨及染淨因緣的瞭解。三四四經記述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瞭解什麼內容,可以稱之為「見具足、直見成就、成就於佛不壞淨,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由於摩訶拘絺羅一再追問:「正有此等,更有餘耶?」所以舍利弗提供了五組答案,它們分別是:(一)「於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二)「於食如實知、食集、食滅、食滅道跡如實知。」(三)「於漏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道跡如實知。」(四)「於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跡如實知。」(五)「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最後,舍利弗針對拘絺羅的第六度追問,訶責說:「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舍利弗的意思是,若要具體的說,聖弟子悟道的內容可以從很多不同的側面來說,但是歸納舍利弗所說的幾種內容,仍可以說不外乎四聖諦所要表達的染淨及染淨因緣而已。

  這是從正面的途徑來表達見諦者所悟的內容,若從負面的表達來看,舍利弗在一○九經解釋什麼是「見諦者所斷的邪見」時說:「若凡俗邪見,身見根本。」也就是色、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他說:「聖弟子見四真諦,得無間等果,斷諸邪見,於未來世永不復起。」也就是說,見四聖諦與斷諸邪見,乃是一體的兩面。

  三○六經,佛陀也從斷除身見的側面來回答「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的問題。佛陀在此經中首先指出,因緣和合的五蘊,就是我見生起的所緣,而瞭解我見的虛妄,便能瞭解它就是苦的根源;而虛妄的捨離,則是寂靜、勝妙。「如是知、如是見,則為見法。」

  正是因如實的觀察五蘊,以瞭解無我,是悟道的重要途徑,所以二五九經,舍利弗回答摩訶拘絺羅的問題:「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時,他說:「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如病、如癱、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由此可見思惟觀察五蘊無我對證入初果的重要性。

言下悟道的方法

  至於言下悟道的方法,其核心也在於說明五蘊無我這個道理。譬如一一○經記載佛陀在回答毗舍離國的尼犍子「云何瞿曇為弟子說法,令離疑惑?」時就說:「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歸納《雜阿含經》中言下悟道的例子,有些是說法者只是剴切的宣說佛法,聞者就得法眼淨的。如二六一經,阿難自述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為他宣說五蘊無常、苦、無我,聖弟子於五蘊生厭、離欲、解脫,「我從彼尊所聞法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二七六經載難陀受佛陀付囑,為五百比丘尼兩度宣說應於六內入處等觀察無我,後來「世尊為五百比丘尼授第一果記」。三七九經,佛陀為五比丘說四諦,「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九一二經,佛陀告訴王頂聚落主「眾生依於二邊」,一是樂受欲樂,二是非法自苦,接著說由遠離貪瞋癡而常受安樂的八正道,「當其世尊說是法時,王頂聚落主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九二六經,佛陀告訴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梁禪」,並解釋它們的意義,「佛說此經時,陀迦旃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也就是說,佛及其弟子可以透過舖陳佛法奧義的方式,引導人們得法眼淨。這種舖陳佛法奧義的方式,在實際上可能是相當活潑而隨機的,但是在一些經文中,我們也發現了經典的撰述者有將佛陀指導人們悟道時的說法次第加以格式化的傾向,此即所謂「世尊次第說法」。如九二經:

  「爾時世尊為憍慢婆羅門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如佛世尊次第說法:說布施、持戒、生天功德,愛欲味、患,煩惱清淨,出要遠離,諸清淨分,如是廣說,如白淨衣無諸黑惡,速受染色,憍慢婆羅門則於座上,解四聖諦──苦、集、滅、道,得無間等。時憍慢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九三經也有類似的文句,作「如律世尊說法先後」。一一七九經最簡略,說:「如佛常法,次第說法:布施、持戒,乃至於正法中心得無畏。」五九二經,述給孤獨長者悟道事,也作類似的文句。一九二三經亦然。

  這種格式化的說法次第,表示了在原始佛教時代的佛教徒認為,指導一個人言下悟道可以透過一種規範化的程序來達成,那就是先說施、戒、生天法,再說解脫之道。這是值得注意的。

破疑解惑而悟道

  除了上述這種由說法者主導的悟道方法之外,《雜阿含經》有許多實例是較具互動性的,那就是問者形成他的疑惑,被他的疑惑困住了,而向指導者請教;透過指導者針對其問題,為他破疑解惑,而達到悟道的結果。這些疑惑和困境,歸納起來有下列幾種情形:

  (一)對外道學說的疑惑。如三○經,長者子輸屢那問舍利弗:「為什麼沙門、婆羅門會不見五蘊無常、變易、不安穩而計執有我?」二五三經,毗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問優陀夷:「有些沙門、婆羅門說苦樂自作,有些說苦樂他作,自他作、非自非他作,您怎麼說?」三○二經,在家人阿支羅迦葉、三○三經玷牟留外道出家也對同一問題向佛陀提出疑問;九七七經尸婆外道出家向佛陀請教對耆那教學說的看法:「有一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如是說:若人有所知覺,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於因緣,於未來世無復諸漏,諸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今瞿曇所說云何?」

  (二)對佛教學說的疑惑,如二六二經,長者闡陀表示已知五蘊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卻不認同一切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一○五經仙尼外道出家對佛所說的「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後亦不見我」表示疑惑。三四七經,為盜法而出家的須深,首先怪異於佛弟子不得禪定而自記是阿羅漢,其次不了解「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三)對佛法起惡邪見:如一○四經,焰摩迦比丘認為「如我解佛說法,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

  (四)出家人起染欲:五六四經載,一位比丘尼對阿難起染著心,佯稱生病,請求阿難來探視,阿難來時,彼露身體,臥床上。

  (五)瘋狂:一一七八經記載,婆四吒婆羅門尼,六個兒子相續命終,念子發狂。

  (六)比丘病時生變悔:一○二四經,阿濕波誓因病不能入三昧而變悔;一○二五經一位出家不久的少年比丘,病重將死,自念「於過人法,勝妙知見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終之時,知生何處?故生變悔。」

  綜合上述六種情形,前三種是屬於知見方面的疑惑,後三種屬於情意方面的困境,而佛或其弟子均能針對其人的困惑,使之心開意解,悟入正法,度越疑惑。

  在這類有針對性的指導中,指導者所說的法,不外乎前述的如實觀察五蘊、六處,以明白無我、空寂,或愛欲是苦因,離欲則解脫等等。但由於這種實例的針對性,使這種說法的過程透露出犀利、生動和感人的真實感。

引導學人悟道的技巧

  在指導悟道的實例中,除了說法的內容之外,還可以看到一些應對技巧的應用,以使來者能處在最佳的身心狀態中領受正法。這些應對的技巧,可以歸納為下列幾種:

  (一)拒絕:對於提問者,當然必須與之說法,才可能使之言下悟道,因此,許多的實例都是隨問隨答,但是也有一些例子是先拒絕回答,在重複的請求下才回答的。如三○二經三○三經,阿支羅迦葉和玷牟留外道出家,都是在拜訪佛陀請問佛法被推辭兩次之後,第三次的請求下才允許提問的。二五三經毗紐迦旃延婆羅門尼三次供養優陀夷尊者,並請問佛法,都拒不回答。原因是供養者「現起輕相,傲慢而坐」,因此「以敬法故,不說而去。」第四次供養者恭敬請問,優陀夷才答其所問,令入正法。

  (二)主動往教:如一○四經舍利弗對起惡邪見的焰摩迦比丘,一○二三、一○二四、一○二五經佛陀對病比丘的說法都是。

  (三)從閒談中引入:如二八一經佛陀對外道出家縈髮目犍連、一一七九經對覓牛的毘梨耶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一三二三經對一供養鬼神的女人,都是從很平常的對話引入的。

  (四)降伏問難,引入正題:如一○五經仙尼外道出家起初的疑問是:「為什麼佛陀能記說其弟子死後的往生處?」此外一一五八經、九二經、九三經等都是。

  (五)鼓勵、安慰:如二六二經,阿難對闡陀,鼓勵他「汝今堪受勝妙法」,使之「得歡喜、勝妙心、踴悅心」,然後對他說法。一○二四、一○二五經佛陀對心生變惱的病比丘都先問:「汝得無破戒耶?」然後說:「汝不破戒,何為變悔?」都可以算是鼓勵與安慰。

  (六)人格感化:如五六四經,阿難見到裸露身體的比丘尼,莊重自持,使彼生慚愧心,整理衣服,頂禮。一一七八經因喪子而發狂的婆四吒婆羅門尼「遙見世尊,見已即得本心,慚愧羞恥,歛身蹲坐。」都是。

  上述各種應對技巧,其目的應該就是上述格式化的「如佛常法,說法次第」中所說的,能使聞法者的身心處在較為純淨的狀態,使能「如白淨衣,無諸患惡,速受染色。」從這些實例尤其可以看出一個能指導他人言下悟道的人,所須具備的方便智、慈悲心和修行者的人格典範。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生命方向之省思》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