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淡然處世的白櫻芳 白櫻芳
專業領域 當年選擇皮膚科是基於自己的興趣,那時候的皮膚科可還是相當冷門,那知今日,雷射、脈衝光、美白美膚都成了時尚,皮膚科也成為當紅的熱門科系。很多朋友都稱讚我有眼光,我只能說自己是誤打誤撞罷了。 我的求學生涯,乃至後來的自行開業,過程一直很平順,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尤其是在小市區當個開業醫師,更談不上什麼成就。我的前半生大概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平順、平淡、平凡」。 喜好興趣 大學時期我就對佛學有濃厚的興趣,曾參加台大晨曦學社,並於寒暑假中參訪一些佛教道場。後來由於課業繁重,之後又忙於事業,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疏於省思人生,也遠離了佛法。尤其自行開業之後,一個星期有六天半看診,連週日也沒有空閒下來,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少和同學聯絡,這樣的人生實在很不值得。 與現代禪結緣 和現代禪李老師結緣,應該說是宿世的緣份吧!當我面對人生的困惑、抉擇,到處尋求出路時,李老師在刊物上發表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於是我開始抽空去聽他的演講,從一、兩個月一次,逐漸增加到每週一次。最後,我決定一輩子追隨他,並且遷居到李老師的住家附近,便於就近依止李老師學習佛法。在李老師的次第導引下,漸漸看淡名利,事業逐步交由友人代勞,自己則爬山健身,打坐參禪,體驗人生,過著逍遙的生活。 我認為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找到了好老師,追隨他修行,思想和心靈上都得到歸宿,從此安身立命。 新時代的禪法 「現代禪」是什麼呢? 現代禪,全名「佛教現代禪菩薩僧團」,簡稱「現代禪教團」,是李老師於一九八九年四月與僧俗四眾弟子共同創立於台灣的佛教新宗派。事實上,現代禪在哲學背景和深入的境界上,與古代正統的禪門完全一致。不過,為便於現代人能扼要掌握禪的精神,並融入現代生活中,李老師提倡獨具特色的新時代禪法。現代禪不同於當前傳統禪法的主張包括:堅持經驗主義的原則;肯定情欲的立場;認為菩薩道的基礎應從履行世俗的責任義務做起;重視俠義精神的學風;不理會傳自印度的古老戒律;傳授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一瞬的習定要領;直示本地風光,倡言證果不難;統貫大小顯密的行門與解門;主張僧俗平等的精神。 在這些原則中,不墨守襲自印度的古老戒律、對七情六欲持肯定的態度、倡言證果不難及主張僧俗平等之四項,尤其和以出家眾為主導的傳統佛教大相逕庭,因此現代禪在草創之初就曾針對佛教的根本教義及戒律方面等問題,數度與傳統佛教界進行激烈的辯論。 現代六祖李元松老師 或許有人會對我追隨的李老師感到很好奇,他是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會讓我如此崇敬呢? 李元松老師,一九五七年生,少年時即對宗教哲學具濃厚興趣,並熏習儒學及禪道思想。之後並廣泛閱讀心理分析、邏輯、語意學等現代學術著作。一九七九年則開始浸習被譽為「當代佛學大師」之印順導師的《妙雲集》系列著作,自此轉而專攻佛教中觀哲學。及至一九八三年,自認佛教思想已然成熟,唯仍苦於無力化解內心潛存的不安和疑惑。經多方尋師訪道,感慨明眼善知識難覓,確定周遭並無可以指導自己之師長,浩嘆「此事唯靠自己,他人難以幫忙。」從此,捨棄向外訪道之念,獨自深入止觀,工作之餘,每日打坐八小時以上,致全力於勘破生死之道。李老師後來於一九八八年三月正式走入佛教界弘法,倡導「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兩門禪法。一九八九年四月,為了進一步從事佛教改革運動,他和早期從學的弟子一同創立了「現代禪教團」。 在一九九六年,李老師率領眾弟子開始建設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個都市叢林——「象山修行社區」,將世俗生活與修行生活緊密結合。 古來凡有證悟的大修行人,就如同茫茫人生大海的燈塔,自然會吸引大海中迷茫的眾生向此聚焦。因此,因為李老師住在這裡,弟子們就自行排除萬難,想盡辦法,從台灣各地搬來象山,與李老師同生活、共作息,在日常生活中承受李老師的教誨。至目前為止,已有一百餘戶遷入。 放眼當今佛教界,廣納徒眾,大興寺廟,幾乎是各名山道場的普遍趨勢,然而,十餘年來,現代禪卻恰恰相反,將佛堂設在每個弟子的家中,家庭就是成佛的道場;同時,教團不蓋大廟,現代禪同修除了每月繳五百元義務金之外,不須再支付一分一毫。李老師說過,現代禪要「藏富於民」,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人人安身立命才是最重要的。 一九九八年,李老師為了教育社區同修第二代,成立了「小蜜蜂讀書會」和「小蜜蜂登山隊」。長久以來,台灣以升學主義為主的填鴨式教育,往往扼殺了青少年自主性與思辨力,雖然知識豐富,但卻欠缺自我了解和成熟的人格。李老師希望現代禪弟子的子女不要成為純粹的新新人類,在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能熏習古典的中華文化和待人處世之道。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佛教現代禪網站」成立,這對現代禪教團而言,可謂意義非凡。長久以來,李老師一直希望將內部資訊公開化、透明化,不管是人事制度的廢替興革,思想與經驗的精華著作,都盡可能對外流通;另方面也希望能摒除外緣,更進一步落實潛修。然而在本質上,這兩個願望彼此時而有所衝突,也是李老師創立教團多年來亟思超越的問題。沒想到隨著「佛教現代禪網站」的成立,網際網路開放、透明、迅捷的傳播力,懸宕多年的困境頓然獲得解決:網站的成立,對象山社區同修而言是,杜絕外緣,徹底潛修,讓李老師有更多時間來教育弟子,是多麼可喜可賀之事;對現代禪教團來說,也節省了相當多的人力,而資訊的流通卻又更為迅速普及,現代禪精神與思想的影響力,更為深遠。尤其重要的是,佛法修證思想與經驗無遠弗屆的流佈,使無數志求安身立命、悟道解脫的佛教徒,不必唯能乞靈於南傳或藏傳佛法,可以昂然立於中華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豐厚基礎上,探尋涅槃之道,於當今之世再現唐宋禪風! 「佛教現代禪網站」早先僅以中文繁體和簡體對外傳送資訊,隨後因美籍西北大學宗教哲學系任博克教授(Brook Ziporyn)英譯《現代禪叢書選集》,於二○○○年增設「英文版網站」;緊接著「德文版網站」和「日文版網站」也相繼於二○○一年和二○○二年架設完成。現代禪網站成立至今才三年多,上網瀏覽的人數已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次,其受到佛教文化界重視之程度可見一斑。 人生態度 一九九五年,也就是在我四十六歲那年,李老師勸我放下事業雄圖,並以一首詩勉勵我:「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色中,富貴不淫貧時樂,男兒到此是神龍。」這是我人生路上很關鍵的轉捩點,從此,我走入了完全不同的生涯。 追尋質樸的人生 這些年來,我持續關注著人生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路該怎麼走?人在功成名就之後還欠缺什麼?人生的苦厄有化解止息的可能嗎?隨著年歲增長,走過人生種種得意或失意之事後,倍覺得這些問題的嚴肅和複雜。 我一直在觀察社會上的人生百態,尤其是當今一些頂尖人物,在他們叱吒風雲的背後,究竟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心靈品質,對人生的看法如何?這些始終是我感興趣探究的。進一步,我更往歷史堆裡去探尋,古往今來多少王公將相,他們也都曾榮華富貴過,但是最後的結局如何?這些都是我反省、思考的素材,盼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順著李老師的導引,我對人生人性漸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隨著禪修的深入,益愈發覺得人其實是可以過著單純的生活,而內心卻無限滿足的。自己往昔的貪婪、無知,也在平淡、平常中,逐漸消退。我很喜歡蘇東坡的一首詩:「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自己走過的前半生,如同一隻狂奔追逐獵物的野獸,如今漸漸地像閒來無事,在屋簷下曬著冬陽的老翁。 視名利如浮雲 我曾以筆名發表過一些文章,抒發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一篇「深夜,走在街頭」,其中一段頗能說明我的心境:「深夜,我仍在信義路的街頭漫步。回想三年前,我仍死守著一個醫療小院所,每週工作六天半,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汲汲營營於世間名利,似乎就是要這樣過一生。 如今,我提前退休,早上讀經打坐,下午爬山流汗,泡個澡、睡個午覺,看看喜歡的影片,晚上則隨興到處逛逛,走累了就上餐館吃一頓。這就是我目前全部的生活——生命原來可以如此任意揮灑! 人生有必要豐功偉業一番嗎?而生命多麼珍貴,但非得榨乾它,利用方盡嗎?當我在打坐時,偶而一瞥生命的真相時,不禁啞然失笑,笑自己以前的愚蠢。 夜深了,商店一家家打烊,路人也漸漸少了,我仍然漫步在信義路的街頭。家,還有一段路,但我不急,因為我知道遲早都會回到家的。」 另外,曾在報紙上看到兩則新聞,一則是一位三十幾歲正值盛年的男教師,日前因猛爆性肝炎住院,幾天之內即惡化成肝昏迷;病情極度不樂觀,除非有人提供活體肝臟給他移植,否則生命活不過一星期。 另一則是一位荳蔻年華的少女,只因腹痛、發燒而已,但隔天卻發現是敗血性紫斑,當天中午即死亡。像這樣病情迅速惡化,短短幾天內就面臨死亡,大多數人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對佛法有深觀的人便會了解:身體能夠維持正常運作,是須有百千萬個因緣的促成,只要其中有一、兩個因子失調,身體便立即崩解潰散了。人其實每天都在死亡邊緣,這才是人生的真相! 李老師教導現代禪弟子的〈教團執事信念與守則〉的第一條,便是:「人生無常,身命危脆,我為修行而來。」教導吾人時常警惕:「生命就像陽光下的冰塊,分分秒秒都在溶化。」正好比我在敘述這篇短文時,每個人的生命又更接近死亡了!李老師說:「人都快死了,還管他人說我什麼!就做吧!」在學習中我常感受到李老師的堅韌與氣魄! 曾不經意在《商業周刊》上看到一張照片,令我陷入一陣沉思。 照片中的主角是台灣相當聞名的企業家,旁邊五、六位美女圍繞著。出身政治世家的他,二十年前就已經意氣風發,得意於企業界,在証券市場上叱吒風雲、呼風喚雨,家中佈置富麗,車庫裡停著三、五部頂級進口車,更令人羨慕的是身旁永遠少不了一群明星、歌星、模特兒來來去去。只是今日照片中的他,乍看之下頓時發現他滿頭白髮,而且一臉憔悴。從報章雜誌還斷斷續續得知,他進了醫院接受心臟手術,雙腳因糖尿病不良於行,坐了一陣子輪椅。雖然他說:「我不後悔我的生活,因為我活得快樂盡興。」但我覺得他說的有點勉強。 心情寫真 白天遊玩,晚上睡覺的境界 李老師曾這樣叮嚀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猶如置身太虛幻境,朝夕變化莫測,哪有牢靠之物可依恃?」歲月真的很殘酷,今日雖然自己享受榮華富貴,但不久之後將轉眼成空,我要如何自處呢?李老師又說:「願凡有幸為人,且得聞佛法的善信,莫待一生的理想希望破滅時才憬醒;應趁體力方健,心智方明的時候,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仔細聆聽那來自靈山遠方的呼喚!」是的!我肯定這是我往後餘生所要走的路! 禪宗有這麼一則故事:
這個古公案,我感到很親切。我充分自信有一天我也可以和我的老師一樣,了無遺憾。 在佛法中安身立命 實際有過修行經驗的人都知道,修行路上歧路、迷徑極多而難辨,沒有善知識的導引,其實是寸步難行的。就好像航行於茫茫大海中的船隻,既不知方位也沒有方向,處身其中的慌亂與無奈是難以言喻的。幸運的是,在我的生命中早已有一座燈塔,黑夜的海面上儘管驚濤駭浪,四顧茫茫甚麼都看不見,但是因為遠方有燈塔領航,讓人可以循著燈塔的方向,找到安心棲泊的港灣。 人生很短暫,一晃就過了。人們很少有機會停下片刻,好好省思自己走過的路,調整一下未來的方向,更難得有機緣做一番徹底的翻修改造。在人生將盡的前頭,我有機會追隨李老師參學,已經漸漸擺脫過去的迷惘與困頓,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我自認自己是天地間極有福報的人! (原刊載於「董氏基金會」出版之《那一年,我們是醫學生》)
[回「現代禪論文」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