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覆林建德先生對我的質疑

信佛人

(編者按)本文係信佛人回覆林建德先生的一封信函。林建德先生質疑信佛人之〈印順法師有修證?他老人家敢承擔嗎?〉全文亦經授權刊登在本網站「十方園地」專欄,編排在林先生的學術論文〈印順人間佛教的修行觀研究——從現代禪的質疑考察起〉之後。
  林先生的學術論文由現代禪教研部溫金柯先生著文正式回應,題為〈回應林建德先生之考察現代禪——兼平議印順人間佛教思想最近引申之學術論辯〉,仍刊登在本網站「現代禪論文」專欄之中。
  由於敬重林先生理性耿直的辯理風度,所以信佛人當天隨即撰述〈敬覆林建德先生對我的質疑〉刊於此處,以示禮貌及尊重。從林先生的學術論文到溫金柯先生的回應,以及林先生對信佛人的質疑,到信佛人的回覆,每一篇都很精彩,頗值參考,敬邀佛友一起欣賞。

建德先生:

  你好!上一封信,因不知你的年齡,所以尊稱「您」,今方知你是研究所學生,所以我覺得應稱「你」比較親切自然。不過,無論是「您」或是「你」,乃至上師、老師、學生、弟子、父母、兄弟、友人、子女……,對我來說,當在論法的時候都是一樣的。這一點,如果你多少還相信的話,我可以說:過去一、二十年,我是以身作則。

  我仍然延續上一封信對你的感覺和敬佩!平心的說,你我(和現代禪)除了在法義上有不同認知之外,其他,包括理性辯論、人文立場、求真的精神……等等,都是一樣的。我無法不敬佩你的風度和學識——儘管從我的角度來看,你對現代禪(包括對我本人)的了解似乎有不夠周詳的地方;只是這又何妨?我曾經說:「不用感慨沒有人了解自己,實際上,不被自己了解的人更多。」又說:「世界上沒有人有責任義務對我們好(包括了解)……」,所以對於你的觀點,我的態度基本上和你是一樣的:「大家各自表述,互相尊重。」唯一稍微多一點的是,我很想跟你深談,很想跟你深度切磋——但,我相信你應不致誤認我企圖說服你,存有野心想改變你的想法。我的初發心很單純,也很習慣,我只是喜歡跟人家深度談心、談法而已!因為多年的經驗告訴我,理性的、全面的、多次深度的切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且愉快的事情!

  關於你針對〈印順法師有修證?他老人家敢承擔嗎?〉一文對我的質疑,我覺得其中有幾項顯然不是問題,或者溫金柯先生在回應你的考察現代禪文中,已經有所答覆,所以在此我只挑選其中幾個我認為比較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作回覆,茲綜合敘述如下:

  被人家稱「上師」,不知你是否會認為那是我的一種享受?以及如果「上師」這兩個字可以廢除,而有利於佛、法、僧和同修大眾,我李元松是這麼放不下、沒有傲骨的人嗎?我曾說:「一任風雨凌孤峰,不將公道問人情。」許多事情如果它是不如實的,不如法的,我拋棄或改革的魄力不會比別人差;但是,如果它是如實的,如法的,我不會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待。事實上,在現代禪教團內部誰不知道我從來六親不認,唯是以道為親,以賢為尊!可是,當大家長期觀察、長期相處之後,心目中認定你實質上是他們的老師或上師……,建德先生,我請問你,換是你,你能怎麼辦呢?況且,現代禪的歷史已經十餘年了,習慣上的稱呼已經那麼久了,我如何截斷過去師生(或師徒)的事實,硬要大家接受我的請求,改叫我「李兄」、「李學長」,再不要給我這頂中看不中用的上師帽子?

  其次,關於印順法師到底有沒有極高證量的問題,平心的說,我這十餘年寫過一定數量的書,出過一定數量的錄音帶教材,我從不曾以此質疑他老人家。為什麼?因為我覺得這是很無理取鬧、也很不公平的事!印順法師他的偉大、他的歷史貢獻,難道比不上近百年我心目中所尊敬的任何一位大修行人嗎?質疑印順法師有沒有很高的修行功力,就好比質疑王羲之會不會鐵沙掌一般的令人反感!可是,現代禪為什麼十年來始終費力批判他老人家呢?那是因為他老人家貶斥中國傳統佛教修證派菁華的禪、密、淨土——而現代禪據以批判的理由,便是中印歷代佛教的思想理論和修證理論。所以,運用自己的修證經驗和運用佛教的修證理論據以批判印順法師,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不當的,後者是理所當然。

  另外,你懷疑,我的修證具體內容是什麼?總不會只以「唯證乃知」作搪塞吧?我敢說,一向提倡「實問實答」,鼓勵任何同修不特定議題、不特定時間場合,對我詢問、質問、盤問、追問法義的現代禪,應沒有獨眼龍、盲劍客禪師那種「鰻魚」的詭辯風尚吧!對於你的質問,我的答覆是:現代禪著作中所有有關修證的具體指導,都是我的親身經驗——可是我覺得那些很平常,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除非有人主動想學,並且三番五次辭而不退,由於他喜歡,那麼可能它是寶貴的吧?那就來學吧!

  最後,我還是像上一封信所說,「強烈感到有必要向你致謝」,因為你的論文多少讓我和現代禪會有反省和改進的機會,這絕對不是客套話,一切已在進行中。同時,我也再度表達我很喜歡你這位耿直、理性的朋友,但願有一天我們真的有機會面對面作全面的、深度的、無諍的切磋!謝謝你,祝

  一切平安如意

現代禪 李元松 敬上
公元兩千年一月十一日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敬覆十方善知識的法談信函」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