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與現代人論現代禪》
第一版四篇序文暨第六版一篇序文


第一版 序一

  讀完李元松仁者寄來的稿件後,使我覺得,要為這樣的一本書寫序,頓覺有種「畫蛇添足」的感覺!

  「禪」的面目,坐斷三際,親見本來,法爾如是!非關言詮,不落思議。雖個如是,不假指月,行者不免盲人摸象之譏!是以有《與現代人論現代禪》,不亦宜乎!

  元松仁者的勇猛精進,單刀直入,放手一搏,一口吸盡西江水,其風格作略,類有唐人禪者面貌。乃十年來,青年行者中,我僅見之一人而已!觀乎禪學會同仁大作,其砥礪情操,全身湧入,自性流出,亦不愧為真實佛子榜樣!

  世諦流布,緣生無自性;新時代新思潮,新文明而有新風貌的「現代禪」,亦可說為「無相禪」的活源頭!老衲樂於看到此書之印行,更為帶來「禪」的新契機、新活力之再現!

宏印序於嘉市海印精舍一九八八年夏月


第一版 序二

  現代社會是一個快速變遷、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的社會,人們所感受到的生活壓力遠甚於從前。在每一個人一生中,學業、感情、事業、婚姻等歷程中總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困境,這些困境如果得不到適當的解除,那麼長期累積下來,便會形成焦慮、沮喪、自卑等不安的情結,並導致許多身心疾病。這是現代人在享受現代文明之餘,所伴隨而來的現象,值得大家認真探討和面對。

  當內心不安時,一般人的解決方式有三類:

  一、求神、拜佛、算命、風水——既然以現實的方法無法突破困境,遂求助於超自然的力量,或託之於命運,而得到心靈的安慰。這樣雖有某種程度消解不安的效果,但是容易喪失人的自尊、自信和自主,並不是很好的方式。

  二、從文學、藝術、休閒活動中舒解壓力——這是比較感性的方式,有其可取之處,但是它的作用常是局限的、治標的,很難達到真正的心安。

  三、從哲學、心理學、靜坐、冥想以及佛法的修行中追尋生命 的真理,希望得到根本的解決——但是嚴格說來,若沒有到達大澈大悟的階段,仍然不免迷執自我和事物的實在性,那麼內心深處仍然會潛藏不安。無論外表多麼安詳,終會發現自己並未真正明白什麼,疑惑依舊存在。

  在這些尋求心安的方式中,宣稱打破無明、法力無邊的佛教,自然會有很多大澈大悟者出現,而一般修行者也應普遍能得到內心的安詳自在才是;然而,以今天的佛教界來說,事實並非如此。很多學佛者內心徬徨苦悶,同時也極少有修行的指導者本身能讓人感受到平等無私的氣息,這實在是有必要去深思的問題。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末法」時代的人根器太差、業障深重的緣故。這種說法很難證實,而且即使有部份的道理,也不應忽略人自身的努力和潛力,而自甘放棄「澈悟自在」的修行目標。尤其令人懷疑的是:今天大家所信受不疑的所謂「佛法」與釋迦牟尼所覺悟的佛法到底有多少距離?現在許多各說各話、自以為是的佛法,難道不會是繁雜囉嗦、含混不清,變質變味的「佛法」嗎?因此,對於真正有志修行的人來說,澄清觀念,把握核心,找到直接有效的修行方法,實在是最關鍵的課題了。

  本書作者李元松先生與我相識將近十年,在佛法上經常互相切磋,獲益極大,同時對他學佛的心路歷程也有相當的了解,他曾經深入研究禪宗、密宗、原始佛教、中觀的修行理論與方法,並親身實驗,對於修行者的困境,李先生也同樣身歷其境,感觸頗深,與眾不同的是:他有一份「不死心」的精神,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煎熬之後,終於明心見性,澈悟本來。其體驗禪悟的深度,可說並不亞於數十年的禪德,而他所提供引導現代人修行的「禪的修學次第」完全是由其悟境中所流露出的真知灼見,確是擲地有聲獨到之見!

  本書中分析學佛及修禪者用功不得力的因素有五:

  一、惑於神異、感應、他力信仰,缺乏理性、客觀、實際的態度。

  二、宗教觀念的束縛,阻礙心靈的自由與智慧的綻放。

  三、偏重理解、思考、分析,忽略禪定的培養和鍛鍊。

  四、依賴形式、儀式的修持,過份高估其功效,不知日常生活中的修定更為重要。

  五、修行方法不夠善巧,不能斬斷攀緣,直入定慧,清醒寂靜,心無掛礙;常常非因計因、非果計果,旁生枝節,自生障礙。

  以上各點的對治方法,在書中會有更詳細的解說,您可以仔細閱讀。

  在本文之後,附錄了許多同修道友的心得報告,從他們真摯的語氣中,您可以感覺到他們是經歷了多大震撼和改變。有人說自己是「脫胎換骨」,從此家庭和樂,不再成為宗教戰場;有人說總算「撥雲見日」,內心不再衝突矛盾;有的說他「深獲無量的法喜與肯定,從一個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出家修行的人,變成一個隨緣自在,把握現在的修行者。」這些文章讀在一個同樣歷經希望與幻滅、掙扎與苦悶的學佛者的眼中,是會令人感動而落下眼淚的!

  李元松先生的悟道與說法,猶如平地一聲春雷,震撼人心。今日的佛教,證悟者已是十分難得,更可貴的是他深體現代社會的脈動,揚棄歷史的包袱,說法直契本源,乾淨俐落。他所設立的「修禪次第」平實而明確,一掃神祕玄虛的氣氛,尤其是他教學風格自由,不尚權威,不突顯個人形象,鼓勵發問,允許質疑,使參學者心中的困惑和疑慮得以當下得解。因此,我樂意為您推薦他以及這本書。就請您拭目以待吧!

黃國達序於一九八八年九月三日


第一版 自序一

  命運註定是涅槃
  苦樂何曾有苦樂
  任爾故意起一念
  不動世間半分毫

  說「禪」之一字,早已是隨興杜撰,更何況長篇累牘厚厚的一本書?今日半為糊口半隨緣,且將過去笑扮小丑歌迷悟的講義付梓印行,唯「竹影掃階塵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乃是自然的現象,明眼讀者且付之一笑吧!

  這本書是筆者的處女作,它所以會跟讀者見面,首先要感謝「文殊佛教文化中心」的兩位負責人──黃啟霖老師和洪啟嵩老師;事實上,這半年來倘若不是他們兩位在背地裡支持,我想不說這本書無緣和大家見面,即連講義也不會有機會撰寫的。另外我要感謝周弘道、林茂生、黃連生、陳居亮等二十餘位前輩、同修、好友的「友情演出」,他們各自撰寫的見行內容和心聲淚痕,不但比起正文更真切、敦厚、感人肺腑,並且也為讀者帶來一項訊息──真善美之境並沒有樊籬之隔,任何對真、善、美懷有一份真摯的愛的人,一同都是兄弟姐妹。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宏印法師和黃國達學長的賜序。他們一位是在我最迷茫、最懵懂的時候,給予我理性、平實、包容又略帶「傲骨」之教育──奠定後來的個性和修學方向之恩師;另外一位則是數百十次分擔我的矛盾,傾聽我的訴苦和「法喜」的學長,特別是在「中觀哲學」和「將佛法融入生活中」之兩項,曾經給過我重大的影響力。今天,能夠邀得他們兩位師長的作序,我發自內心深處,在此向他們道聲:「謝謝!」

  劉松倜、鄭德林一再的鼓勵,是本書早日問世的直接助緣;余治瑩小姐以專業知識為本書正文部份重新標點符號;李瑪琍小姐負責本書的企劃、印行工作──筆者在此亦一併致上深深的謝意。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寶弟子 李元松序於如是居一九八八、九、三


第一版 自序二(寫於影印流通之緒言)

  農業社會的禪師,慣說的平常心是飢來吃飯睏則眠。如今時代不一樣了,世界也隨著交通的發達縮小了,現代禪的平常心就可能是「商業談判」,或是「企業管理」「生態保護」「司法獨立」「行政中立」等新時代的平常話題。職此之故,今日的修禪士大可不必再去羨慕「林下泉邊」「吃茶去」的禪風。印度有印度的平常事,中國有中國的平常事,古代、近代、現代的「平常」不盡相同。善修禪者,師其「平常心」,又何必一定師其「平常跡」呢?今日之禪,亦必如古代之禪──要跟當代的社會脈搏一起跳動;唯有如此,禪才能在「不與世間諍」之中,將「佛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照耀千古,利樂人天。其次,修行真正的得力,乃表現在「有人的地方」──你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妻兒、師友、同事、上司、部屬,乃至似乎與你無關的社會大眾呢?你在面對這些人和處理煩瑣事務時,你的心志是否清醒寂靜?你的判斷是否客觀公正?你的態度是否誠摯尊重呢?當你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和誤解,你是否沮喪不安?你是否懷恨埋怨?在這個時候你是否明見,他們也是身不由己受業力所制約?你是否仍然肯定──「雖然有苦的感受,卻找不到受苦者;雖然有行為的表現,卻沒有行事的人」這一理性的立場呢?如果能,那麼在家、出家都一樣好;如果不能,那麼想出家好修行,都算是一種合理化的逃避,並沒有針對「有因有緣而生起的痛苦,施予有因有緣而息滅的對治」,那麼所謂「出家」,也只是換一套不同的服裝,從台北「搬」到鄉下另外一個「家」而已,何曾出家呢?

  上述一番話,本來是講義中的一部份,由於同時也是筆者賴以擺脫懷疑和矛盾的基礎信念,所以特地移用為本冊的開場白。今天台灣佛教的衰頹,以及佛教徒信佛之後,卻難以超越不安和矛盾,在筆者看來,認為教內到處彌漫著迷信與玄談之風乃是主因之一。佛教之初,本是極為重視經驗、實效和理性的修行團體;然而,曾幾何時,它在台灣幾乎快淪為另一種名稱的「婆羅門教」和「魏晉清談」……。多數的佛教徒不再像早期的佛弟子,以「事實真相」為唯一的歸依處,也不再以具體的經驗做為揀擇是否真理的有效根據。他不願學習佛陀富於批判的精神,卻寧願相信「某大師如是說」;他們不去檢視經論上所載的是否一一皆是現象上的事實,卻依文解意照單全收,咸信「菩薩」所說是放諸四海皆準、百世不易的真理;尤其讓有識之士譏為消極、空談的是:不挺起胸膛、坦蕩迎對人生;不去實地關懷身旁周遭的眷屬,乃至與自己有著息息相關的社會大眾,卻喜歡立于「木頭」「石像」之前侈談「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真是嗚呼哀哉!許多佛教徒就是如此在經論之中,埋沒了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之能力,最後也在此起彼落的「學佛」「學菩薩」聲中,迷失了真正的解脫道。然而,這豈是佛陀本懷、佛教本意呢?

  這本小冊子所收錄的文字,是筆者於七十七年三月至七月間,分別在文殊文化中心以及永和禪修會講課時,隨堂杜撰的講義。在此必須特別聲明:「禪」無疑無惑,自在無礙的生活經驗,是不可說的──無法以言語、文字讓人親切的明白。任何言說,無論發揮到多麼的「圓妙」,也不過是「經驗」的外在描述和許多形容當中的一種而已。除非人類的「精神意志」「思考習慣」,和自以為是的「邏輯觀念」,得到重大的轉向、徹底的改變,不然人們對於「禪」的理解,將永遠止於「理解」而已!職此之故,我希望讀者能夠本著「經驗」的原則,在日常生活中,在喜怒哀樂中去探尋文字背後的真意;切莫前門拒虎,後門卻又引狼入室。崇拜權威和理性思辯,雖然稍有不同,可是,只要本地風光不明的話,那也不過是五十步跟百步之別而已矣!

  最後要特別一提的是,這些講義原來的手稿,字體十分潦草,並且也欠缺工整,閱讀起來頗為費力。今天,它之能以較為悅目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完全是好友劉松倜兄的幫忙,若不是他主動熱心地校閱,並且將之輸入電腦,我想繼續還會有人拿著講義,指著某字問我:「這個字怎麼唸?」的事情發生;並且,這些文稿的流通,恐怕也將更困難了。

  雖然松倜兄與我有著多年的情誼,但是我仍然要說一聲:「謝謝!」

李元松寫於一九八八年夏


第六版序

  本書為《與現代人論現代禪》第一集、第二集主體文字的合編。原第一集的內容包括三期禪七所撰的隨堂講義,和二十四篇學員心得。原第二集收錄有一期禪七講義、三十篇學員心得、十八篇答覆禪七學員的信函,和六篇曾發表在佛教刊物上的文章。因二書的內容龐雜,字數又多,讀者閱讀起來相當費力,尤其隨堂講義的部份均為禪門硬功夫,志在禪悟的人必須全力投入,才可能有個入處。藝術學院陳世明老師則認為這一部份乃現代禪的基本教材,故建議將二書講義的部份合編,其餘的部份暫作保留;此外,並敦請好友王行恭先生代為設計、編輯。由於以上原因,本書才以新的面貌和讀者見面。

  禪是什麼?率直的說,如果有人尚未圓備「見道者的十二種心行」,便以修行者的身份言道「禪不可說」,或者竟能說出一篇道理來,則此人非貪即迷!禪在本質上是一種沒有錯謬的認知,或者說是一種於一切皆無罣礙的心境,前者就知性而說明,後者順情意感受而談,兩者皆為禪體驗的內容。說「禪不可說」是因為無錯謬的認知──般若直觀和於一切無礙的心境,相距人類一般的經驗十分遙遠,就好像一個歷盡滄桑、閱盡人情的耄耋長者,其心情難為村童所知。「禪可說」則因禪的智慧和心境皆為現量經驗,就好像遊罷黃山歸來的人,又好像久習書法的名家,對於同好及過來人,是可以意在言中。

  「修行乃大丈夫事,非王公將相所能為。」古今皆然。行者難以臻至三輪體空之境是可以體諒的,只是既已懸掛宗教師、修行人之名,起碼則應有慚愧心,知說知、不知說不知,明說明、不明說不明,不該含混不清、模稜兩可,坐視求道者虛擲光陰,默許心地未明者繼續錯用功夫。

  三年前曾感慨的說「夜半呼聲無人聞問,扁擔橫挑不覺更向深山行」,如今感觸更深。儘管三年來現代禪由百人的共修會,發展到今日具備教團雛形,但對於純正的禪法能否為眾所深習,自己不曾樂觀。禪是孤獨的,我將帶領少數弟子繼續邁向妙高峰,默默與天行!

  原第一集、第二集的學員心得,曾和我一起為禪佛教付出一份心力,改版之際,心中不由有一份難捨與緬懷之情,謹於此處祝福這群熱愛真理的朋友永遠平安,永遠沐浴在佛菩薩的慈光中。

佛教現代禪 李元松序於鹿谷居
一九九二年三月一日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從自我實現到禪定解脫》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