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佛法


  「佛法」是什麼?平心地說,自己並不知道。生活上所接觸的一切,所承受的一切,我都十分滿足,無端生起一念:何者是佛法?何者不是佛法?感覺上,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存在、擁有的本身即是苦」──這是自己曾經痛感的一句話。而今呢,想起這句話,都覺得稍嫌勉強,更何況是大談自己沒有深入研究的佛法。雖然如此,卻也不妨隨緣隨喜一番,也談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佛法吧!

  臺灣的佛教,就個人觀察所及,這十年以來的轉變是滿大的。稍早以前,除了在廟宇中或喪事的法會上,比較可以看到「僧寶」之外,在其他諸如醫院、監獄、學校、文化中心……等處,是少有出家法師出現的。其次,在此之前,凡有講經說法的消息,印象之中,還是以佛教以外的宗教團體較多。可喜的是,十年來佛教內部自身的覺醒,以及大量知識分子、青年學子的歸依投入佛門,使上述的情況,有了大大的改變。

  今天,佛教新的氣象,正在醞釀之中,一種人文的、理性的、社會性的佛教,就將大大地開展出來──這得感謝許許多多的佛教先進,他們在幾十年前,就默默地為我們鋪路了。

  此中特別要讚歎的是印順法師。事實上,若不是他所著的《妙雲集》為整個中國佛教理出一個新方向,替重視理性的現代佛教徒,澄清許多深奧、精闢的理趣,我認為,佛教這股新氣象,至少要遲上二十年。

  人文的、理性的佛法,可說正在發展中,然而,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如果吾人就此歇手,不再繼續努力的話,那麼新氣象的佛法,也有可能「胎死腹中」的。其次「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為的是期能「止於至善」。理性、人文的佛法固然很好,但是,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是否能夠在這個基礎之上,更進幾句言詞呢?以下即是筆者對此的淺見:

一、 我們需要「寬宏大量的佛法」

  佛說:「人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這是多麼寬廣的胸襟啊!
  眾生的苦難有那麼多種,根器又那麼地龐雜,光靠佛教豈能解決一切,度盡一切呢?對於他教、他道,不論它們「究不究竟」,只要有助於人們免於自害、被害,可以幫助人們自利、利他的,吾人是否可以抱著尊重與樂觀其成的態度來看待呢?

  事實上,有多少人是從一開始就信仰佛教?如果沒有佛教以外的百千法門,曾經給過我們教育,我們能讀書識字?我們聽得懂佛經嗎?佛陀曾經說:維護真理的人,只要努力宣揚自己的教義,那他就是在維護真理了,不須復說:「此是真理,餘者皆非」。我想,這不但是佛教行者無瞋的表現,也是多苦多難的社會所需要的宗教吧!

二、 我們需要「沒有山頭主義的佛法」

  「山頭主義」在此意指大師崇拜和英雄作風。

  人,無論是常人,或是「大師」,到底都是六尺之軀,憑一己之身能有多大的力量?一位大師,如果不是有無數的「小師」──沒有出風頭的無名英雄在背地裡支持,又如何能夠成就大事業呢?佛法上所謂的「因緣生」,不正是在述說這種道理嗎?單一、自主、自成的事物何曾存在?「頭髮」並不比「肩膀」高大,之所以高大,乃因為它站立在肩膀之上,承受肩膀之「恩賜」。

  「山頭主義」帶給個人的尊寵與榮耀,往往會腐蝕一個人的道心,忘記自己乃是因緣生,因為「掌聲」和眾人欽服的眼神是十分迷人的。不僅如此,大家互相效法「大師」的結果,是使佛教出現更多的山頭,這豈是佛教之幸、眾生之福?

  據聞:佛陀雖然是法的創覺者,但是從來不以僧團的領導人自居,嘗自謂:「吾亦僧數」。那種民主、平權、毫無山頭作風的胸襟,多麼令人景仰。倘若佛教徒歸依的是整個僧團,而不是護持、「效忠」某一特定的法師;倘若佛教的「大師」能力既強,學問又好,卻愈甘願做眾生之「牛馬」,來服侍大眾、頂禮大眾的話,我相信佛教會更興盛,眾生會更有福氣的。

三、 我們需要「重視禪定的佛法」

  「禪定」在整個菩提道次第上的重要性,我們對經論稍有研究的人,都會明白的。一個欠缺禪定力的人,無論學理研究得如何透徹,觀念多麼地正確,永遠也只是「知解宗徒」而已。

  佛教畢竟是從「宗」(體驗、內證)出「教」(教理、學說)的,而體驗、內證非透過禪定根本不可能。欠缺禪定的明白,雖然知道,卻「感觸」不到;欠缺禪定的決心,雖然想做,卻總是「做不來」;欠缺禪定的觀察,雖然參究,卻總是流於「自言自語」「胡思亂想」,並無法觸及念頭未起之前的衝動,當然也就更無法現觀「衝動」興起的原因和止息的方法了。

  且不說禪定是現觀世界實相──緣生無生的唯一途徑,方才值得我們來倡導它。就是一般現代人,若能具備禪定的修養,不但得以在十分忙碌、緊張、散亂之時刻,令心念瞬間進入「心空如洗」之境,使渙散的一顆心,可以從「零」再度出發;並且也能夠充分駕御自己的脾氣和情緒,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意志力,而個性也將大大地穩重、沈靜下來。

  總之,對於習慣以思考代替感受,以頭腦代替心靈的現代人(當然也包括佛教徒)來說,禪定應該如同清爽的空氣一樣的重要,雖然這一點截至目前一般文明人似乎仍然沒有察覺,而心理學對此雖然在實驗上是肯定的,但也還沒有重視到認為這是「刻不容緩」的事。然而,這卻是事實!無論是為了個己的現觀涅槃,或是為了佛教慧命的延續,乃至為了人類的福祉,「禪定學」都應該好好闡揚才是!

  人文、理性、社會性的佛教,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然可以代替目前強調鬼神、感應、他力、業障的佛教,來主導佛教弘法的方向。在提出個人一些淺見之餘,也由衷的感激,在我們之前,和與我們同處左右的佛教先知,謝謝他們的奮鬥,謝謝他們為我們所揭櫫的人文、理性之道!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現代人如何學禪》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