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教育要建立在什麼之上


  近年來,一些有心的佛教人士開始反省台灣佛教的「信徒教育」問題,並提出一些建言、推動一些工作。我們認為這是值得讚歎的,所以也在這裡提出我們的看法,以回應教界先進的努力。

  認真說來,台灣幾十年來,佛教對於信徒的教育是不遺餘力,而且相當有成效的。譬如一般的佛教徒,即使是不識字的老媼,也知道三世輪迴、因果報應,知道有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不錯的去處,會做放生茹素的功德,了解出家人是可敬的,懂得捐錢給寺廟是一件好事,還會唸佛誦經持咒,有的信徒甚至會全套的唱唸……。這些無疑都是佛教教育給信徒的,而且信徒也相當能夠接受,所以不能說傳統的佛教徒教育沒有成效。

  但是從二十世紀初以來,由於科學發達,民智大開,再加上國外佛學研究成果的影響,以及國內佛教徒不滿於傳統中國佛教的積弊,於是展開了一場廣泛而持續的「教理革命」(用太虛大師語),重新認識什麼是「正確的佛教教義」,成為一個方興未艾的風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些人認為,台灣一般的佛教徒缺乏標準式的佛學常識,譬如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所以判定台灣的信徒缺乏教育,主張加強信徒教育。

  我們認為,致力於更合乎學術要求、更合乎歷史實情的教義之宣揚,當然是一件好事,而且也是佛學研究發達之後,對佛教宗教型態必然會發生的反饋,乃是很難抗拒的趨勢。但是與此同時,上述三世輪迴乃至全套唱唸,從某種意義說,也屬於「佛教基本常識」的範疇,這是不應該否定的。討論信徒教育的人尤其不應該忘記:宗教是活生生的東西,信徒真正會去接受的是與他的生命、價值、情操等等產生關聯的事物,而不是死硬硬、冷冰冰,令人望而生畏的「真理」。因此,「信徒教育」和「佛學教育」有一個本質上的差異,就是前者必須要有一些把宗教教義化為性格骨血的宗教師,透過自己的人格、情操和方便智,將佛教的精神實現出來,同時引導信徒領受到佛法精簡而又深徹的智慧。否則,即使再正確的教義,也將只是口耳之間可有可無的概念而已,而且若執意要在此中尋討宗教生命,也還恐怕會有歧路亡羊之歎。

  史懷哲說過:「沒有實踐的宗教,不過是空言而已。」「宗教知識的教育」和「宗教教育」之間的差異,就在於「宗教教育」必須言顧行、行顧言,它不能被「宗教知識的教育」所取代。所以欲以「正確的佛學常識」教育信徒的人,更應該在自己的宗教生命之茁壯方面多多努力,這才是信徒之福。

(本文原發表於《現代禪月刊》第21期〈社論〉1991年9月1日)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繼承與批判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