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業與宗教人才


  太虛大師所作的〈三寶歌〉歌詞,開頭就問:「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這兩句話一方面可以用來讚美佛陀的偉大,但是]對於廣大的深受迷惑、煩惱之煎熬的人來說,這不也正是他們心中最真切的吶喊和祈求嗎?佛教出現世間,就是要解救世間之苦,讓渴望光明與安寧的人們,得到徹底的滿足;所以,如果現實中存在的佛教,無法引導求助於它的人,得到最終的安心,那麼可以說這樣的佛教無論在表象上多麼興盛,卻仍是衰微的。

  眾所周知,台灣佛教近幾年來蓬勃發展,稱得上是教運蒸蒸日上,但是誠如身為佛教徒的內政部長吳伯雄先生不久前所說的,台灣雖然「宗教事業」興盛,但是卻缺乏真正的宗教人才。吳部長的一針見血之論,乍聽之下,不了解實情的人可能會懷疑它似乎前後矛盾,但是我們認為只有真心關愛佛教的人,才會有這種深刻的觀察。

  宗教事業的各方面功能是不容否定的,也是值得讚嘆隨喜的,但是對於佛教覺悟的究極意義來說,和對於撫平眾生最深刻的迷惑與痛苦來說,都是間接的,甚至是無濟於事的。所以一個流傳甚廣的佛教故事就說,當梁武帝向達摩祖師誇稱自己建立寺院、興造佛像、抄集經典、供養僧伽,其數難以計量時,達摩卻告訴他:「並無功德。」此中的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一般說來,佛教徒,尤其是那些肯為佛教犧牲奉獻的人,往往都是因為祈求佛法能為自己解除心中之疑惑不安而親近佛教的,但許多人一旦投入佛教之後,卻往往被現實的佛教風氣轉化成宗教事業的參與者,求道的初心和疑惑苦悶被暫且擺在一旁,而淪入心勞力絀的奔波中;修行的心願被替換成「不忍聖教衰」的說詞,和「不能修慧,修福也不錯」的自我安慰,然則疑惑不除,煩惱不絕,在宗教事業日益興盛壯大之時,恐怕不免仍然會生起「人天長夜,宇宙黮暗,誰啟以光明?」的悲歎吧!

  所以,一個佛教徒如果時常回顧自己投入佛教的初心,自然不會以宗教事業的興盛為滿足,他會再去追問:到底如何解脫煩惱不安?並認定真正的宗教事業在此而不在彼。曾經留學中國的日本道元禪師說:「縱使眾多,而無抱道之人,則為小叢林;縱使院小,若有抱道之人,則為大叢林。」剴切地指出了佛子真正的宗教事業不在於蓬勃興旺之處,而在於有沒有貪瞋盡息的修行人。因為只有這樣,佛教才足以回應眾生的願求,才堪當「啟以光明,濟以安寧」之譽而無愧,才值得被稱為「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盡形壽,獻身命,信受勤奉行。」吳部長所謂的「宗教人才」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我們勸請所有的佛教徒想一想吳部長話中的深意,照顧自己入道的初心,這樣才是真正的皈依三寶,真正的振興佛教。

(本文原發表於《現代禪月刊》第26期〈社論〉1992年2月1日)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繼承與批判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