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面對批評和爭取認同


  人活在世界上,難免去批評別人,也難免被人批評。我們可以說,面對批評乃是人生當中絕對無法避免的情境之一。因此,求絕對不受批評或絕對不容許批評是不可能的,只有學習如何正確地面對批評,才是唯一的途徑。

  批評,有些是善意的指教,有些是惡意的誣衊。有些批評出於對我們的了解,有些則由於誤解。此外,除了來自他人的批評,人也很自然地會自我批評。

  面對不同的批評,宜有不同的態度。對於善意的批評,應有容受的雅量。善意的批評是修行的增上緣,因此古人聞過則喜,佛教也有發露懺悔的布薩誦戒之制。善意的批評是令人感激的。

  面對由於誤解而生的批評,我們可以用解釋來消除隔閡。

  面對惡意的誣衊,有些人會「拔劍而起,挺身而鬥」,但是也有人「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而佛陀總是教我們要以後面一種方式來面對它。佛陀在世時,即使面對最惡毒的誣陷,也不曾說過一句惡言;佛陀圓滿的忍辱正顯示了佛陀人格的偉大和心胸的豁達。到了大乘時代,忍辱成為六度之一,是所有的菩薩行者應該修習的重要法門:「若有眾生惡口罵我、苦切責我、瞋我打我,我終不報。我應常與一切眾生拔究竟苦、施畢竟樂,我不應與一切眾生毫髮惱恨。」

  至於自我批評,這對於任何稍有向上心的人來說都是必要的。佛法把懺悔當作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其實就是要佛弟子不斷地自我省察、自我批評,使自己在精進不已中永遠保持清明與創發性。

  個人如此,流佈於世間的教團何嘗不是這樣呢?兩千五百多年以來,佛教接受了世間的信仰與皈依,但是佛教卻也從來沒有擺脫過批評—包括善意的和惡意的,出於了解的和出於誤解的,來自教團內和教團外的。由於佛法對於個人之遭受批評能有正確的指導,因此佛教教團在面對批評時也能有如法的回應。

  佛教徒在教團遭受批評時,他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呢?這裡僅以中國佛教界最通行的菩薩戒本——《梵網經》為代表來說明。首先,對於因誤解而批評的人,應該幫助他明瞭真相,如說:「菩薩聞外道及二乘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人輩,令生大乘善信。」對於外人的惡意誣衊佛教,佛子是深感痛心的:「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但是佛教徒並不會因痛心而與人相諍:「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同時也不應因為瞋怒而不肯與人善罷干休:「前人求悔,善言懺悔,瞋猶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至於社會人士對教團的善意批評,佛教是隨時準備接受的。譬如佛陀制戒,其中一部份原因就是為了因應社會人士可能的譏嫌。又譬如《大涅槃經》中,佛陀把維持比丘的事囑咐給國王、大臣、長者、居士。這就說明了佛陀視僧團與社會為一體,他絕沒有將僧團孤立起來的意圖,更沒有把僧團與社會視為對立的傾向,因此教團自然應該接納社會的批評。

  至於教團內部的自我批評,這更是佛教的傳統。稍為讀過一點佛書的人都會發現,佛教內部對於自身問題的揭露和批判,無論是在教義方面、在行事方面,都是坦然行之的。唯其如此,佛教才能在歷史中久而彌新,才能直至今日仍然充滿創造性和活力。

  從個人來說,絕對不容許任何批評的人可以算是人格不平衡的一類。從團體來說也是如此,一個容許批評的團體才是正常的團體。佛教素有容納批評、忍受誣衊和不斷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這正是佛教健康的表現。如有一天佛教忽然不再容許任何人對它的批評,這才是令人擔心的。

  我們絕對不要忘記佛教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份,佛教不僅僅是佛教徒的佛教,也是全社會的佛教。如果佛教內部有權批評自身的短處,那麼社會人士同樣也有權對佛教提出批評。愛護佛教的人總是希望佛教要好,但希望佛教好並不等於要拒絕一切對佛教的批評。相反的,作為愛護佛教的一份子,更應該在面對批評時客觀的分辨這些批評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了解之後的批評還是出於誤解的批評,然後作出適當的回應,或是提出解釋,或是感謝提醒,或是忍辱無諍。

  佛教的好壞絕對不會建立在別人的稱譽或毀謗中,而是建立於自己的努力或墮落上。愛護佛教的人總希望佛教被更多的人認同,但尋求認同的途徑決非拒絕批評。佛教尋求社會認同的方法就是四攝法門,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佛教對社會關心得愈多、參與得愈廣,社會自然就會愈認同佛教。如果反其道而行,佛教不關心社會、不了解社會,也不參與社會的脈動,遇見社會批評佛教時,佛教就與之對立,這樣恐怕會失去更多的同情與支持。

  今天的佛教正在長久的衰運中力圖振作,處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佛教難免會受社會的批評,並因此而有一些委曲之感。然而佛教徒更應該在這樣的環境下,秉持對佛法既有的信心與理解,坦然的面對批評,以建設新時代的佛教。今天的佛教徒沒有義務為過去衰頹時代的病態現象作辯解,同時也不應該掩飾事實上存在的問題,更沒有必要在歷史的陰影中自艾自怨。對於衰頹時代中佛教的積弊,不但社會人士可以批評,佛教自身也應該加以指陳。處在從舊時代走向新時代中的佛教徒,在面對批評時或許連「忍辱」都不必要強調,精進再精進才是唯一的信條。

(本文原發表於《福報》〈佛教文化〉專欄 1989年2月24日)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繼承與批判印順法師人間佛教思想》]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