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教理概說

本專欄目錄

  1. 佛法的本質是素樸的,一個人若真有心追求涅槃解脫的話,雖不能說簡單,但至少不難。


  2. 學佛、修行原本是很單純的,只要方法正確,人人都能在原本的生活方式之下獲得解脫。 


  3. 所謂修行學佛,剋實而言,乃是以人生為參究主題,並努力研思從事超脫人性貪瞋癡之道的一連串活動,離開人生及其涵蓋的人心人性問題,不僅沒有佛可得,也沒有修行這回事。


  4. 一般說來,佛教著重觀察一切精神、物質現象,並從中發掘出正確、普遍、精要的法則,以作為人生安身立命的準繩。通常它比較少詳細去討論低層的、個別的生活問題,諸如:交通、就業、環保、衛生、飲食……等等,都是佛法上較少去討論的問題。但這並不表示佛教不關心這些問題,而是佛教深見推動整個世界文明 、主宰全體人類的是人心!每個人的心念主宰著各自的行為,而人類的未來則是由集體的心念意識所推動,個別的生活問題獲得解決當然有助於改善這個世界(雖然功效十分微弱),但除非世上最具影響力的人心獲得淨化,不然世界就永遠沒有太平的可能。這是佛教之所以側重淨化人心的原因。


  5. 一個人的解脫,固然不能說是很簡單,不過也不困難,因為解脫原本是單純的事,每一個人都有潛力在這一年、這一個月或在這一天完成解脫。


  6. 如果有人能善巧的分別什麼是佛法的真精神,什麼是佛法的方便,什麼是佛法的本意,什麼是佛法的形式,能將它分清的話,就能去蕪存菁,直探本真,這樣,一個人若要修行,從因地到果地這條路就不用花費很長的時間。


  7. 正如路上的車輛一般,假如有寬廣的柏油路,則一時之間便可以登上海拔一千公尺的陽明山;倘若沒有道路,即使是十公尺的峭壁,衝撞百年也無能攀越。我的意思是說:有沒有具備正確、適當的方法,關係到學禪的效果和時間的久暫。如果具備正確的方法,再透過正確的努力,一般常人都可能在短短的三年、三個月,乃至三個星期以內,達到「禪」的最高境界。


  8. 修行本來是很容易的,只要方法正確、因果相應,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沒辦法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那一定是在某個地方有問題:不是觀念有問題,就是修行的方法不夠善巧。
    例如,一瓢的奶粉,將它倒入一個臉盆裡面,你若一整盆水都喝下去,則一瓢奶粉的營養成分不增不減全都被你吸收到了,但問題是,你平白吃了許多水,同時浪費很多時間。佛法中類似這種情形的,就是我所謂的不善巧的學習,他要經過很漫長的過程,才能把握到整個的佛法。


  9. 修行的儀式可以改變也可以不改變,但是修行的原理必須把握。一個人如果對修行儀式不固執,並且又能把握修行原理,這個人可算入門了。


  10. 佛法就像桌上的這杯水。我們人類一切的痛苦,就好像口渴一般,重要的是拿起桌上的杯子,然後飲一口水,這樣就可以止渴了,這樣一切問題就了了!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古今中外許多佛門修行人和佛教徒,他們施設各種不同且複雜的「喝水止渴」的教導與修習的方法——譬喻說,他們會教人家如果要喝桌上這一杯水,讓自己解渴的話,必須先在客廳演練「李小龍的功夫」一百遍,接著手腳還要比出流行的「手語」姿勢一千遍,另外,口中還要唸唸有詞,默誦咒語一萬遍……,經過以上這些程序之後,然後才可以喝桌上這杯水。而且當他們喝了水之後,他們錯認不再口渴是因為前面演練功夫、手語姿勢、默誦咒語所導致的功效。
    我要說的是,「五蘊無我」的體驗就好像是那一杯水!而喝水之外的一切行為,都只是因時空背景、可有可無的過程而已。如果人能了解佛法真正的本質,其實只在那一杯水——五蘊無我而已,那麼他便可以省卻許多時間和精神,集中心力去探求那杯水,好讓自己及早解渴。


  11. 解脫道這件事就這麼單純,但由於人心太複雜了,所以相對地以人類為教化對象的佛法也就顯得廣大精深,但認真的說,佛法的本質應該是單純的。


  12. 佛法本不難,難在歷史和傳統給他添加的包袱太多了,因此佛法變得很複雜、很困難了。也因此,今之修行,與其病在自卑感嘆佛道高遠,不如寧願病在自負,認為「前念迷即凡夫,後念覺即是佛」,而有「捨我其誰」「有為者亦若是」的雄心氣概。


  13. 無論是《阿含經》所記載的,或是《般若經》演述的空義,以及禪門祖師的行履,在在都告訴我們覺悟之道是頓不是漸!嚴格的說,一切漸法的修習都只是為頓悟做準備,如果沒有頓悟,縱使戒、定、慧根基多麼深厚,也不離是共外道的行人。


  14. 人類的快樂是膚淺的,而痛苦則深澈骨髓。一般而言,樂莫樂於性愛之樂,但即使是頭暈欲吐這麼小小的苦,就足以使人暫捨性愛的慾望,更何況是抽筋刮骨之痛!我認為「拔苦」應比「與樂」為優先、重要。


  15. 解脫沒有什麼好處,就是覺悟而已;但不解脫會憂悲苦惱、生死輪迴。


  16. 自己的身體自己保養,個人的生死靠個人解脫。


  17. 禪是「古仙人之道」,是與諸佛菩薩同一個鼻孔呼氣的解脫經驗。


  18. 禪不僅是意志的鍛鍊,它還包含正確的宇宙人生觀,以及不忍眾生苦的大悲心。


  19. 禪的鍛鍊,就是鍛鍊禪定和智慧——高度的自制力和高度的理性力。


  20. 世間如夢幻且無常,此身如中陰且短暫。經常作此思惟、觀察,並樂住禪定,是善於修禪的人。


  21. 禪定使人安詳,智慧使人遠離偏見、無知。


  22. 世上有些人,他們雖然喜歡宗教,但他們更注重人文精神、重視現實生活。而禪是可以滿足他們的——因為禪徹底發揮了般若的精神,使般若經的意境活現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上。


  23. 就一般的心理學來講,如何培養一個人的健康性格是心理學的任務之一。而超乎健康的性格之上的真善美高峰的人格,就比較不是他們的任務所在,因此在這一方面,他們的輔導能力稍差。質言之,佛教也是一門經驗的心理治療學,佛陀是大醫王,禪師是心理的治療師。


  24. 禪的確沒有古今之分,非但沒有古今之分,並且也不會有地域之別。任何不同時代、國度的佛弟子,只要他所體驗到的果真是緣起——無生的話,則必然是一模一樣的。


  25. 禪宗古德有數不盡「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迷時人逐法,悟時法逐人」之類的話,警策學人;可惜,如今的佛教界是:講經演教、追逐聖言量的人,才會被認為是真正的佛教徒。當然,這是安全的,也是必要的,因為強調這一點,可以防止外道會門、盲眼邪師的招搖撞騙。只是,佛教徒應該也要同時謹記古德的教訓:「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循門而入非家珍!」「須教自我胸中出,方能蓋天蓋地!」倘若不然,宗門是永遠不可能振興的。


  26. 古德所謂「禪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禪是一切聖者共同的基礎,淨土則為一切聖者共同的仰讚),這是十分允當的一句話。


  27. 禪宗並不等於禪。「禪宗」只是特重禪定、禪悟,並且又是以禪為名的宗派;而「禪」則是現觀諸法因緣生——「空」的智慧,它是佛教一切宗派共同的基礎,佛法中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門統統都有禪。廣義而言,所有的佛弟子都是修禪(般若)的人。


  28. 對於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來說,學禪帶給人們的好處,具體地說,可分為四個層次:
    一、增進人際關係的和諧融洽——養成坦誠的個性、深化夫妻親子間的緣分,使人具有設身處地的能力,擁有尊重、包容、體諒異己的胸襟。
    二、形成一心一境「禪定」的個性——成為一個穩重、堅定、果斷、安詳、鎮靜、理性的現代「勇士」,使人具備守法重諾的精神,堪任難事、果敢受苦;使人在面對沈重的壓力時,仍然能夠進行清晰的思考,仍然有辦法冷靜地去執行及履行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三、清除意識、潛意識上的成見、偏見——使人擺脫古今中外一切權威的陰影,以及種種不符合事實、莫須有的預設,讓人們的生活充滿情趣、樂趣、活力與創造力。所謂「生活藝術家」,對這個階段的習禪者而言,確實當之無愧。
    四、化解意識、潛意識上的激情、衝動、不安與自卑——使人內心上沒有一絲罣礙,沒有一絲緊張,隨遇而安,到處能安;更由於這種「大安心」,使人自然引發一種對人(包括陌生人)、對物(包括動物、植物、礦物)沒有絲毫操縱企圖,沒有絲毫輕視念頭的愛心。


  29. 學禪的人最初要有一顆「直爽的心」,和一種「以法為師」的精神。「直心」的人,沒有心機,也不會奉承拍迎,這使他不會常懷心事,對「法」的感應力會靈敏些,同時也較有善知識緣。 
    學禪的人中間要具備的條件是:一個明眼的善知識不時地給予指導。或者是自己具有深密的反省、思辯能力,再加上一部佛經。明眼的善知識,因為他是過來人,自己親自從矛盾不安的困境,越過重重陷阱、關卡,到達無疑無悔、無憂無怖之境,他的教導,不但可以讓我們避免許多錯誤的嘗試,和似是而非的相似悟境,更可以讓我們直趨無上道,了無葛藤的牽絆。
    倘若暫時尚無因緣遇逢良師,或是智慧不足以識辨良師,則應以經論為歸依。經論是一切聖者從宗出教的法語,它可以引導吾人邁向「正覺」之境。唯「經論」甚深極甚深,且當中又有了義、不了義之說,因為光有經論尚不足以引導自己,還要有深密的思辯、反省能力方可。
    學禪的人最終所要具備的條件則是:強大的願力。「願力」是指堅定的毅力和強烈的動機,不說成就禪心乃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事業,就光說像考上「臺大」之一樁小事,若光是在口上說「要」,心裡想「要」,是難以考上的——他必須全力以赴方才考得上。習禪者亦然,對於正知正見的真理,當從骨髓裡頭發出願力,確確實實地去實踐,當改正則改正,當放棄則放棄,當承認則承認,當提起則提起……如此一來,方才具備學禪者最後一項條件。當學禪者具備初、中、後三種條件之時,那麼成就禪心,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30. 禪師為幫助習禪者在情、意、知三方面獲得平衡的提昇,所施予的教育方法概分為二門,一個是「漸修」,一個是「頓悟」,兩種方法皆能有效促使習禪者臻至禪的最高境界。漸修是對於情、意、知所需充實的綱目,於日常生活中勉力實踐,由少分兼修到全體圓修;由熟知理論、建立思想中心以至形成性格;由刻意的坐禪、念念警惕的精進,終化為從容、泯忘與無心。頓悟的方法則是為習禪者直指本地風光,這是一種直從果地見起修的禪法。所謂「果地見」意即修行到家者的經驗,習禪者不依一般充實情、意、知的次第循序漸進,而是遵照明眼人的指導,一下手即以本地風光為標的,此外一切不管。此即果地見的修法。


  31. 禪的教育側重在人格的薰練以及實相智慧的啟發,對於超人、超自然的現象,素來淡然視之。因為老到的禪師能夠看出神通乃是有為的因緣法,對於無為的漏盡解脫不具有任何直接的幫助。


  32. 禪的訓練就是訓練我們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有辦法自在。


  33. 禪是遍一切處的,所以禪必然跟任何存在的東西都有關連。但是,今天有許多人卻說喝茶帶有什麼禪味禪機,寫書法說是帶有禪的味道,畫國畫說帶有禪境,則是混淆禪與藝術各自的領域了,根本不是那回事!
    「禪」是一種般若直觀智慧,般若直觀的智慧怎麼可以把它當做一種東西溶入一種藝術裡面呢?又怎麼可能有辦法像藝術再重新模仿一次呢?說書法裡面有禪、書法裡面有禪境,與其說是藝術的提昇,不如說是禪的墮落與俗化。禪就是禪,什麼是禪:禪就是一種覺醒、一種透視世間真相的智慧、一種洞察存在本質的智慧,這種智慧的獲得必須透過戒律、禪定以及般若思想的聞思修才有可能,藝術與禪固然有相通,但豈可替代真正的修行呢?


  34. 一般學禪的人,由於未能善巧修習無常觀、無我觀,以及對「涅槃寂靜印」缺乏正知正見,所以他們的修行每見若不是偏於放逸之樂行,便是流於「視樂行如蛇蠍」之苦行。


  35. 邪見使人不能見道,
    貪欲使人不得解脫。


  36. 「禪」無疑無惑,自在無礙的生活經驗,是不可說的--無法以言語、文字讓人親切的明白。任何言說,無論發揮到多麼的「圓妙」,也不過是「經驗」的外在描述和許多形容當中的一種而已。除非人類的「精神意志」「思考習慣 」和自以為是的「邏輯觀念」,得到重大的轉向、徹底的改變,不然人們對於「禪」的理解,將永遠止於「理解」而已!職此之故,我希望讀者能夠本著「經驗」的原則,在日常生活中,在喜怒哀樂中去探尋文字背後的真意;切莫前門拒虎,後門卻又引狼入室。


  37. 現代人在知識層面,雖然較古人寬廣得無法以道里計,卻缺乏古人堅忍、強韌的意志力,尤其可供今人麻醉的事物很多,人們無暇反省觀念的矛盾,更無意放下立即的享樂,去發掘內心不安、空虛的真正原因。今日社會除了能夠快速滿足表面意識的玄談空論和可以撫慰對鬼神、凶厄和死亡恐懼的宗教,較易贏得人們的喜愛和信仰外,重視人格淬鍊、強調實證經驗的禪會有前途嗎?


  38. 說「禪」之一字,已是杜撰之語,又能怎麼說呢?站在內證第一義的立場而言,是不許商量的;但由此體驗出發,那就變化萬千了。它可以用苦集滅道來表達,也可以用一切畢竟空來表達,也可以用老實念佛、止觀雙運等來表達,無非是為了接引眾生接近那個唯有內證方能相應的境界而已。


  39. 禪是什麼?定義倒還容易下,但內容很難說明,說了即使是久習佛法的人也很難懂。禪體驗的深淺最起碼可分為數十種不同的階位,單以古禪師「十牛圖」的分法,從見牛——明心見性之後,以至最後的入廛垂手得大解脫,就有八個次第;見牛尚且不易為外人道,何況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雙忘等等心境?孔子曾說「予欲無言」,漸漸的自己也有相同的心情。


  40. 禪是什麼?率直的說,如果有人尚未圓備「見道者的十二種心行」,便以修行者的身份言道「禪不可說」,或者竟能說出一篇道理來,則此人非貪即迷!禪在本質上是一種沒有錯謬的認知,或者說是一種於一切皆無罣礙的心境,前者就知性而說明,後者順情意感受而談,兩者皆為禪體驗的內容。


  41. 禪的訓練的確需要經過嚴謹、有次第的修鍊過程,但所需花費的時間因人而異,從七日、七週、七個月,乃至七年或更長的時間都有可能,這主要決定在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強弱,以及是否得助明眼人適時的指導。換句話說,禪境界的臻至,和悟性有較大的關聯,和時間的久暫則比較無關。禪宗祖師說「前念迷即凡夫,後念覺即是佛」便是此意。


  42. 學禪的人就好比登山者,「山上」代表智慧與愛心接近圓滿的覺悟者,而「山下」則代表焦慮不安的現代人。學禪的人所要做的是不斷地往上爬,他們每爬高一階,視野就愈加遼闊寬廣,景色也是愈來愈亮麗清新,他們的生活素質、心靈境界也就更提昇一些,他們對身旁周遭的人和所處的社會也會注入更多的關懷。也許一部分的人,在短期間內並無法攀爬到山頂,但是他們向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具有價值和意義的。


  43. 法無定法,眾生有種種心,故佛說種種法。


  44.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時我們去問一句話或一句經文,雖然得到答案了,獲得理解了,但是離佛心還是同樣的遠。也因此,古德重視的是當下,經常會問:你當下有什麼不安?你當下是為了什麼?這樣的風格是比較契應佛祖心印的。


  45. 佛法是對有苦的人、有求的人說的。


  46. 「法無貴賤」,能對治自己身、口、意行為的,就是好的佛法。


  47.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解脫門」祇要行者所修的法門當中含有苦、空、無常、無我的要素,祇要行者對色、受、想、行、識一切存在的事物,存有厭、離、背、捨之心,則是解脫有效的途徑和圓成佛道的法門。


  48. 佛法是因病予藥,當你病好時,藥也就不需要了。


  49. 「方便教」猶如敲門磚,為打開牢門的工具;在實際修行的意義上,方便教是引導眾生契入涅槃的善巧方法。


  50. 方便法門也都是了義的佛法,只要你懂的話,門門都是解脫門,人間微妙善語一一皆是佛法,一一都是可以趨向涅槃、趨向解脫的。沒錯!但重點是他有掌握到佛法的精髓,則方便教可變成涅槃,但如果沒有掌握到精髓,憑心說,方便教只是人天福報而已。


  51. 六祖說:「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其實,解脫功德香就是解脫了,六祖何必再於其上安立解脫知見香呢?其實這正是悟後繼續邁向一切道種智的方向之路——從五明中求,唯論世俗諦,不論第一義諦。二諦已徹底交融無礙。


  52. 嚴格說來,吃素與成佛沒有直接關係。釋迦牟尼佛昔日托缽也並不是非素食不吃,但仍不失其為佛祖之尊啊,所以,修行首重修心,修身、口、意比較重要,至於吃素嘛!能吃當然很好,不能吃的話則不要勉強,要隨緣!


  53. 所謂「佛」就是覺悟的人,人格很圓滿的人。


  54. 餓過肚子的人就知道:沒有吃飯就沒有精神——誰說一切唯心生?!世間是心物和合衍生的,精神和物質皆不可偏廢。


  55. 言詮層次雖然虛幻、不究竟,但第一義之體悟仍得賴各種言詮以證明是否默契佛陀本懷、祖師密意。


  56. 「禪」就是般若直觀的智慧——現觀萬物本來面目的智慧。「現觀」的意思是:現在、現前、現量,親自觀看到的。並不是憑藉經論的暗示或一切聖者的保證,也不是發自信仰、理解或推測,而是明明白白地接觸到,就如同張開眼睛看到自身手掌一般地清楚——自己故意起疑,都懷疑不起來。「萬物本來面目」是指:事物它們原原本本的樣子。
    事事物物雖然各以原本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但是一般人並沒有看到它(更正確地說是看到而不自覺)。人們看到的只是意識、潛意識所發出的「影像」而已,這些影像包括:昨日的經驗、觀念、見解;明日的理想、抱負、願望,以及為了保護現有的各種心靈層面或物質層面利益而形成的武裝自衛心理……等等。而使人穿透這重疊的「煙霧」,現觀到諸法本來面目的就是禪。


  57. 就佛教而言,雖是歸元無二路,但說理卻有萬般。所謂「歸元無二路」的意思是,從真修實練的立場來說,要怎麼體驗禪、要怎樣證悟空性,那是一件很單純的事;但若是說理的話,則相當複雜。因眾生有「八萬四千種」根器,所以也就有八萬四千種法門。


  58. 佛經是佛菩薩走過的經驗——他們不知花費多少歲月,經歷多少艱辛的探索,方才發現古仙人道、體證涅槃;接著他們倒駕慈航,將他們獲見真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留給後人,為後人明白揭示解脫——無有矛盾、無有偏見、無有憂怖罣礙,喜悅、清涼、自在、寂靜的精神境界,並告訴世人趨入這種精神境界的具體方法。


  59. 古今無數菩薩尊者、祖師大德一生劬勞,所為只在以種種方便誘導眾生入此釋尊本懷。一朝若能「打破自私,胸懷天下」,則佛教再無秘密,正如古德所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


  60. 禪,是不可說的——無法以言語說給另一個人明白,它唯有靠自己去經驗;一如月亮只能靠自己去瞧見一般,旁人頂多可以為你指引正確的方位和仰角,又如何能代替你去看呢?


  61. 當你品嚐到法味時,那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縱使你想告訴別人也講不出來,即使有所言說也只是語言的描述而已,就如同你把地圖拿給別人看,別人也無法單憑著這張地圖,就能欣賞到你所親見的秀麗風光。


  62. 佛教的根本思想是緣起論,解脫是有因有緣的,輪迴也是有因有緣的,在這緣起不可思議的法界中,學佛人本應努力敦勵德行、攝心修定、看破五蘊發出離心,這才是佛教各宗派的心要大義。
    若有學人因眷戀世間,看不破放不下,也生不起堅定的出離之志,那麼淨土法門則是此輩學人絕望中的最後一線生機——不過淨土法門並不能用來充作自暴自棄、放縱業習的理由和藉口,如果學人持有這樣的心態,恐怕是大大誤解聖者創立淨土教的本意了!


  63. 心法是一切法的中心,一切法的根源。真正的佛教,活生生的法,乃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我們姑且引一則古詩來談︰「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四祖道信也說︰「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所以一切智慧德行統統是「心」所生的;「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此唐宋的禪也好,今天所闡揚的「現代禪」也好,無非都是直指人心——把佛教直接指向每個人的心中。


  64. 所謂學佛,並不是一切都模仿佛陀;所謂學佛,其實是不斷地修正自己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以及心念(起心動念)的行為。所謂「佛」,並不是三尺六寸,擺在一個地方,給人膜拜的。那個只是佛的表徵,就好像跟國父銅像敬禮,不是真的國父住在銅像裡面,那只是代表國父的精神。我們拜佛更重要的是要效法佛陀的為人與精神,將佛陀的精神,在我們的身口意上重現,那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65. 六祖講過︰「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所以佛不是向心外求的,學佛是要向內反省,並確實去改進實踐。我曾講︰任何熱愛心靈境界提昇,任何熱愛真善美的人,廣義言之,都是佛教徒!佛陀也說︰「人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只要不斷往真善美的目標前進,那個人就是佛弟子,那個人就是修行者了。


  66. 禪是沒有古今之分的。不論古代、近代、現代,不論在印度、中國或日本,只要所體驗到的是涅槃、是禪,絕對是一模一樣的。涅槃是一切存在的本質,涅槃是「能」「所」泯除之後,一種覺悟的狀態。涅槃只有一種,任何時代的瑜伽士,他們所體會到的果真是涅槃的話,必然跟佛陀在菩提樹下所體悟的一模一樣。


  67. 解脫最難的是,生起「悟道解脫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的覺性,這個比較難。一旦生起這樣的覺性,或是智慧發展到能夠感觸無常是一種苦,無常是不究竟的,必須要去探個水落石出,必須去追求涅槃解脫,當這個因緣已經啟動的時候,則涅槃解脫是簡單體證的。有時候我自問,悟道解脫到底是難、還是易?通常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悟道解脫很單純,可是人很複雜。


  68. 一切雖然都是虛幻的,但是在虛幻當中仍然有善巧方便和障礙之分。有些是可以趣向涅槃的,有些是沒有辦法趣向涅槃的。不可以趨向涅槃是哪些呢?例如說:無慚、無愧、瞋、貪、執著、愛、曲諂……等等,這些都是不相應涅槃的;而相應涅槃的是哪些呢?就是體會一切執著都是苦的,體會一切存在的現象都是無常善變的,體會一切的經驗都是緣起無我的。


  69. 佛教向來說「四法印」就是:諸受是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四者。其實「諸受是苦」並不是無條件的真理,正確的說,應該是指「諸執取受是苦」。何謂「諸執取受是苦」?就是說,如果人們對感受有所執著的話,它註定是苦;所以諸受是苦是建立在有執著的立場上來說的,如果沒有執著,沒有渴愛的話,那麼只是緣起的存在,那是不能說苦或者是說樂的。
    至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個就是無條件的真理,它是本來就這樣的,不管你一個人執著不執著,世間註定諸行是無常的;不管你執著不執著,世間註定是緣起;但是「諸受是苦」,唯有建立在執取的時候,諸受才可以說是苦。


  70. 學禪對現代人有什麼益處?依《般若心經》來說,便是:「那些明白真理的人,都是因為般若直觀智慧的關係,所以才獲得自在無礙的心境;又因為自在無礙的心境,所以遠離意識、潛意識上一切的矛盾不安、錯覺和偏見,終於到達圓滿人格——佛的境界。」


  71. 雖然在佛教界我是以「禪」為號召,有關禪修與禪悟的話題也談得多;但是,我們不應誤解,以為禪是最高的,事實上,根本沒有「禪」!一切的一切,不外是在變化不居、遷流不息、相互依存的五蘊上暫且安立的假名。而大、小、顯、密,只是菩薩行者深悟緣起,粉碎內心深處的我見、我慢之後,所做出的說明而已。


  72. 《佛陀的啟示》一書有這樣的一句話:「有路可到達涅槃,但涅槃不是這條路的結果。」我不曉得作者本人對這句話的解釋如何,但從禪的體驗來看,這句話含有很深的智慧——暗示一切修行方法皆是無明隱覆的俗法。雖然阿含的八正道、般若的六度、密教的大手印、禪宗的直指人心、淨土宗的老實念佛,都可以引導眾生邁向解脫。但千萬記住一切藥都不是好東西,一切方法都只是方便法,尤其須知修行方法之於涅槃是「可以」而不是「必然」,是「引導方向」而不是「已然到家」。
    古人說「徒法不足以自行」,阿含、般若、禪、密、淨並不一定使人親證涅槃,人要到達涅槃除了要有正確的方法,還要有決心、善知識,以及某些不可期待、不可預測的因緣——此即禪宗常說的「綿綿密密的用功之餘,唯待時節因緣」。換句話說,不遵照阿含、般若、禪或者密教、淨土的次第修行的話,絕對不會解脫,但遵照上述的方法修行,並不保證其人必證涅槃。好比買彩券,不買一定不會中,但常常買並不保證一定中。我說「有路可到達涅槃,但涅槃不是這條路的結果。」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現代禪的教育」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