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本經」——大地風雲經。
-
學佛修行乃是面對人生的一種省思、改革與揚棄的連串過程,所以它必然以人生為觀察體驗的主題;而說人生則不能離開具體的世俗生活,如婚姻、事業、感情等等,離開具體的世俗生活,不但沒有「人生」可得,說佛法談修行也都成為搬弄概念的空談。如果學佛修行的人能夠面對這些具體的世俗生活,正視它、觀照它、反省它,進而援引佛法上所告訴我們的道理,去端正身心改革習氣,這樣學佛修行才會有真正的開始。
-
通常有人問我有關修行的問題,我都會先詢問一下他的生活情形,而當修行的問題愈艱深時,我在詢問他的生活狀況也就愈細緻……之後才觀察他的「修行問題」到底真的是人生意義、生命解脫的問題呢?還是實質上乃由於人格心智的不成熟以及缺乏社會經驗所產生的難題與困擾?待確定並為他釐清了,我才開始解答並提出我的建議。
-
佛法乃是現量的經驗、生活的體驗,因此倘若單單浸習在宗教的儀軌和經論的思辨中,很難完整地體驗到它。醉心佛法的人,只有當他同時也能援引佛法,去調解生活上的諸種困擾和壓力時(例如: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婚姻、感情、事業、工作、緊張、煩躁、焦慮、退縮、矛盾、散亂、無聊、寂寞……等等),學佛的基礎方稱穩固。
-
對於初機學佛者,要先以言教導引,但逐漸深入時,應知佛法不在言說,而是在生活的實際事相中展現對佛法的體驗。
-
人生絕大部分的事,都很深、很複雜!儘管表面上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都觸及人性的深處,並不是一兩句風涼話就可以搪塞的。所以佛法應該是一種生活的經驗、人生的體驗,那些只是在書本上懂得佛法的人,其實並沒有真正懂得人生。
-
佛法的生活化,不是只在口頭上說而已,必須要實際地投入士農工商之中,怎麼跟同事、上司相處?怎麼在履行自己的責任義務之中修行?怎麼照顧小孩?怎麼面對人家對你的誤解、漠視、不公平?怎麼爭取你應有的權利……等,是要在這裡面,表現出你對佛法所體驗的深度,不是只在腦袋背誦「緣起性空」「八不中道」,以為那就是佛法。
-
會的人,看電視、看小孩哭,甚至於談情說愛,都宛如讀佛經啊!他能夠從裡面體驗到人生、人性、世間的道理。
-
雖然沒有絕對的真理,但相對的真理仍然能夠產生一定的效果。譬如我們之所以要去卡拉OK、去跳舞、去唱歌,不是為了最高的真理,只是為了使當時的身心舒服、快樂而已。我們今天之所以要照顧自己的太太,不是為了照顧太太是最高的真理,而是只要能夠使她安樂,我們就會心安。所以雖然沒有絕對的真理,但仍然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做、去奉獻的事情。
-
佛堂也可能是世俗的地方,家裡也可能是成佛的道場,問題是你的心。
-
修行若要好,要花錢請太太小孩當糾察隊,喝酒一千、罵三字經二千、不運動罰三千……。
-
太斯文的人往往不識得真實人生,對治的方法是:少去百貨公司,多多逛夜市,去菜市場和人討價還價,偶而穿拖鞋或者打赤腳出去,直到有時坐在社區的地上吃東西,別人不以為奇,改造氣質才算成功。
-
現代禪的修行風格是將般若經所談的,要求活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生活中貫徹般若思想、般若精神。不過,我在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修行,是從待人處世一般尋常的道理先衡量起的。一個人如果德行、品性不好的話,那麼所謂修行好,我們只好讓他自己去當了。
-
只要捨離世間的大志願不退轉,那麼入山修行也好,隨世浮沈也好。
-
牛車不走的話,應該打牛,而不是打車;修行純粹是決心的問題,與環境沒有太大的關聯。不能以修行為藉口,逃避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
如果所有有修行的人,都只從事宗教事業,那麼它影響的範圍就非常的小,而且缺乏生動的活力;可是禪就未必是這樣了,他有可能是帶小孩的母親、有可能是賣菜的小販,也有可能是掃馬路的人,因為帶小孩、賣菜、掃地都是禪。
-
在此鼓勵大家:要在安家立業之中修行;丈夫、妻子、兒女,我們要視為佛菩薩的化身來對待他們;我們要敬佛如敬鄰居、敬鄰居如敬佛,不可有取捨心。
如果對佛法真正有體驗,應該要以事顯理,以事煉心。若真的對理很透徹,就應融入一切事相,在所有的境界考驗你的心,能夠理事圓融且化為無形。
-
人間一切微妙善語、治生產業、士農工商、生住異滅的當下,都有涅槃,都有緣起正法,都可以讓我們趣入涅槃,如果我們能在讓自己趣向解脫的同時,也能溫暖人間,幫助他人,這個當然是讓人隨喜讚歎的事。
-
久遠以前,或許你曾經有過什麼樣的嗜好,卻由於「學佛」的因素,都一一放棄了。如今既然明白解脫乃在生活、工作、娛樂之中學習的,那麼就放下顧忌,找一天邀父母、妻兒或三五知己到郊外走一走吧!
-
為什麼學習佛陀的菩提道,不能就在原本的文化環境和世俗生活中求得呢?難道大乘經論無數「一切治生產業皆是佛法」、「般若法門不捨一法」……這一切教誡都是紙上談兵之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