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親近善士

本專欄目錄

  1. 親近善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堅固對佛的信心。


  2. 解脫可說難也可說易,難是難在沒有善知識引導,易則易在依善知識之教,循著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次第深入。


  3. 除非具「部行獨覺」根性,否則對普遍的學佛人而言,能否悟道解脫,可說全部決定在是否逢遇明眼的善知識。


  4. 最好能時常親近善知識,因為薰習的力量是很大的,你若時常跟世俗心重的人在一起,久之,自己的性格也會變得貪婪;反過來,如果經常和隨緣的人在一起,則會發現隨緣的生活,原來是十分理性、安詳,且充滿美感的。


  5. 什麼是善知識?善知識有「教授善知識」跟「同修善知識」。什麼叫做教授善知識?就是證得四向四果的聖者,因為他們已經戲論永滅、矛盾永息,他們是可以指導我們的善知識。什麼叫做同修善知識?跟我們一樣屬薄地凡夫,仍然在聞、思、修慧階位的修行人。這些人或許經典讀得比我們多,中觀、唯識的理論比我們懂,打坐比我們有經驗,比我們知道怎樣調心調息,這些都是善知識。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善知識,如果一個人在修行上過度的依賴善知識,這個人最後將會大失所望的。
    為什麼呢?因為經驗是不可贈送的。一個善知識,不管他是聖者還是凡夫,他所說的話,即使是經驗之談,可是傳到我們的耳朵,都變成知識而已。你要把知識化為經驗,必須要自己親身去體驗。假如知識經過相信、理解了,就變成經驗的話,那世上幾乎都是聖人賢哲了。其實不是,經驗要靠自己去體驗。可是今天一般的佛教徒並沒有察覺這件事。


  6. 在修行人身旁,你會不知不覺變成修行人;反之,在芸芸眾生之中,則到老會堅持自己是有尊嚴的人。


  7. 有清淨、無染正見知識的人,才稱為善知識。


  8. 在修行的領域,參學者要有參學的法眼,長期觀察善知識的言行是否一致,見行是否契應佛法才好下決定;而善知識也必須觀察種種因緣,才能決定是否要負起教導的責任。


  9. 佛教告訴我們要「以法為師」;儒家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要我們勿迷信、勿盲從,多聽聞十方善知識的開示,多閱讀不同的佛書著作,時間一久,自然會培養起「擇法眼」,能鑑賞、也能選擇自己信服的法師或居士與之親近參學。


  10. 法行人比較有辦法自行判斷抉擇,如果不是法行人,或者是初學的出家人或根性較鈍的佛教徒,則無法指望他們立即能自行研判調整。他必須依止清淨的僧團或跟隨在善知識的身邊。


  11. 拜善知識一拜,是拜理想中的你自己,不是拜善知識;拜出家人一拜,是拜本師佛陀無我大悲的精神,不是拜出家人。除非師父具備你所嚮往的德行,不然即應另訪明師。


  12. 以前我還在摸索的時候,當已知的真理還沒能充分實踐的時候,根本不敢叩師長之門,更不敢有所請教。所以在我修行的過程中,大部分是用眼睛來學習的——從師長的某一言行,常常就引發自己一次很深的內省。


  13. 初步親近善知識,應謹守理性原則,邊參學邊觀察,以免從學非人,遭受盲眼邪師蒙蔽而不自知;親近的時間若已很久,幾可確信所參學的善知識是明眼人,則應化理入情,以真性情、真感性以及無所得、無所求之心親近之,若能如此,則時節因緣一到,自可在善知識的點撥下,頓時省悟,獲得入處。


  14. 鈍根人如何學禪呢?嚴格言之,他不應該學禪,他應該念佛比較妥當,因為念佛可以增長善根,進而可以蒙佛攝受,往生淨土;而學禪則須有「擇師眼」——選擇老師的眼光,倘依止非人,恐浪費光陰多年!當然,如果鈍根人他有福氣、恰巧投入具格的善知識的門下,那麼他應一輩子追隨在善知識身邊,多聞薰習,聽從差遣,若真具足智慧方便的師家,是有能力循序漸入引導他契入空性的。


  15. 一個人之所以會散亂,除了因為攝心的訓練尚未熟練之外,往往也因為偏見、成見、邪見所致。因此當長期學習打坐之後,仍然不得定境之時,即應訪尋善知識,請他為己破疑解惑、治療偏見,方才不致耗費生命枉用工夫。


  16. 一直在乎善知識對自己的觀感,就是鄉愿、曲諂。修行人重要的是心中有「道」,只要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17. 喜歡親近善知識之心有時候是一種俗情、我執,要特別留意;照說佛弟子都應以法為中心,所謂「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實踐佛法比親近善知識更重要,尤其有機會親近善知識的時候,也要抱持無所求、無所得之心,如此才是具藝術涵養的修行人。


  18. 待人處事要含蓄,不要粗魯,並且應以無所得之心、老實誠懇的心與人交往。如果帶有一些其它動機,比方希望對方以後給他好處,希望對方讚美他,這些都是道基比較不好的。


  19. 向善知識請教,應有謙卑莊重的心。謙卑使他容易在請教中發現自己的缺點;莊重則是對善知識的禮貌。


  20. 如果自己沒有令人感動的善良德行,那麼連具格的佛教徒都夠不上,又如何使善知識因感動或感念而教以口傳心授的解脫法要呢?
    所以我說解脫不難,可惜的只是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難得!


  21. 以前去看我的上師,我不敢事先打聽上師在不在,我都是先去了,上師如果不在,就瞻仰上師的住處。


  22. 學禪講究的是機緣,如果機緣未成熟,即使世上最高明的禪師——本師佛陀也未必能令學人開悟。這是因緣的問題,與禪師的修為境界無關。


  23. 身口意皆隨順因緣,因緣生則生,因緣滅則滅,生滅之中心無迎拒者是善知識。
    身口意皆隨順善知識,教行則行,教止則止,行止之中心無迎拒是真能成就道基法器的佛弟子。


  24. 唐宋時,禪門師匠輩出,所以經常有所謂的「法戰」。真正的法戰,是相當嚴肅的,是用全生命去戰的,有時戰輸了,就要一輩子做人家的徒弟,當然他們做人家的徒弟是心甘情願的,因為能找到一個高明的人做師父,實在是光榮的事。


  25. 有心學佛,且能親近真的善知識,聽聞了義的佛法,並且又有許多志同道合、責善責義的同修為伴,其人真是有福報。


  26. 師父對弟子最大的慈悲就是「替他修行」──以過來人的眼界,進入弟子的內心世界,在他的因緣體系中,尋得解脫的良方。弟子若完全以師見為己見,以善知識的眼光為眼光,則其道業的進步是最迅速的。對一個想修行的人,還有比這樣更幸福的事嗎?


  27. 我曾說,佛法其實很單純,但是人卻非常複雜。要以單純的佛法來度化複雜的人類,如果有善知識的方便導引,修行路上會比較省力迅捷。可是,佛陀的遺教也說:行者應該「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句話似乎與修行需要善知識的指導相互矛盾。其實善知識的教導,用意在於有效導引行者正確地認識佛法,最終達至以自為光,以法為依止。因此,依止善知識修行跟佛陀所說的「自依止、法依止」是不衝突的。 


  28. 人間有好的修行導師住世,就會讓人感到歡喜,感到清涼、光明。


  29. 有福氣的人才會跟到好的老師。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現代禪的教育」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