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俠義情懷

本專欄目錄

 

  1. 「情」與「義」是修道的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情義,其他的也就不用說了。我曾說:「山高水低,火熱冰涼,這是世間平常的現象;人情冷暖義為貴,世事滄桑愈堅強,這是做人平常的道理。」


  2. 情義雖不是真理,也有缺點,但卻是通往聖賢之道的基石。


  3. 真理是沒有古今之分的,古代的修行人之所以能證得道果,是因為他們都具有英雄豪傑的風骨,且以全部的生命去實踐佛教真理。


  4. 一個學佛人如果感覺不到他人之苦,那到底是無知呢?還是無情?無論是無知或無情,都是不具格的,還侈談什麼修行。所以,修行學佛,一定要先成為有情有義的人。


  5. 現代禪最難學的地方有兩項。其一是俠義情懷的古人風;其二是在仁心俠骨中邁向解脫。


  6. 世俗之中尚且有重義輕利、死守善道的仁心志士,豈可身入禪門,反倒沒有仁心俠骨?


  7. 維持社會秩序,除了依靠法律,還要依靠道義。或者說道義是另一種社會秩序。


  8. 金庸小說中,張翠山和金毛獅王在王盤山島比劃內功書法時,寫出「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那段劇情,留給我很深的印象。它告訴我,講話就要跟張翠山的鐵劃銀鉤刻在岩壁上一樣,要一輩子永遠都有效。因此,我崇尚「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我說過的話一輩子都有效。


  9. 撇開大乘佛教「菩薩當於五明中求」「未有一法非菩薩所應學」的哲理意義不談,現代禪之所以特別鼓勵同修去看金庸小說,理由是古風道骨、俠義情懷——也就是中國典型的文人風骨、讀書人氣質,對於一個學禪的人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古代學禪的人都必須以這些風骨氣質為道基,一旦缺乏這些道基,是不可能進而學得上乘的禪法。


  10. 武俠小說中的江湖兒女,其俠骨義魄都已超越人道,接近聖哲,不是不懂事的讀書人能明白的。


  11. 我最近偷閒觀賞了「上海滄桑」影集,今早看到第三集,對於「雁兒格格」對「唐同舒」講的一句話,不禁使我熱淚盈眶:「我今天明白了,憑你唐同舒講究一個『義』字,你可以在上海灘行走,你一定有辦法站起來的!」全球、兩岸、台灣、佛教、現代禪、許多朋友……,我不曉得明天會怎麼樣,可是這一句話,說到我的心坎,也讓我更有方向感。


  12. 古人說:「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現代禪最重視的是大丈夫氣概,不是大丈夫便枉費為人了。一個人說錯、做錯都無妨,但,重要的是要有剛骨——「教團可以沒有,世界可以不要,就是不要遺失了修行人的心!」


  13. 「人生一口氣,難得拼一回」,先要有此種氣概,再來談溫柔,否則是沒有資格談「淡泊寧靜」之一類的話。沒有壯烈、剛正的氣概的人,卻總是很快地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講這種話的人最沒用!


  14. 也許因為中國的禪師大都同時吸收般若經的空觀和中華文化的人文思想,使得禪師在表達印度特有的解脫境界時,兼帶有豐富的倫理色彩——這種特色一一表現在禪師的俠義情懷和道德風骨上。


  15. 是非真假已忘卻,
    獨留情義落江湖。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現代禪的教育」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