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經驗主義

本專欄目錄

 

  1. 一個修禪的人,永遠堅定站在經驗的立場,對於他還沒有經驗的事情,他不強迫自己相信、也不暗示自己相信;因為他明白,那種自我暗示、自我強迫的相信,不能使人導致真知灼見的安心,只是宗教的麻醉而已。因此,做為一個佛教徒,大可不必去接受他尚未能以身心印證的任何真理。


  2. 真知灼見的智慧必起於對原本所珍重的信仰、教義產生懷疑,而後止於親自的經驗和驗證!


  3. 由於自知渺小無知,所以對很多事理,我大都擱置決定式的結論,且習慣保留空間,以待進一步學習求證。
    凡是沒有親證的事情,無論你怎麼去辯解它、探討它、研究它、信仰它,你仍然會有疑惑的。有智慧的人,不去爭辯他沒有親證的事。


  4. 對一個嚴謹的經驗主義者而言,世上只有兩個人能夠駁倒他,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沒出世。


  5. 現代禪所謂的「經驗主義」是什麼?為什麼現代禪特別強調經驗主義呢?我曾為現代禪的經驗主義下一個定義是:「對於任何自己尚未能親身檢證的『真理』,一概擱置判斷,寧願承認無知,讓事理處於隱晦不明的狀態,也不願給予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僅就現量可及的事物和切身有關的苦痛,據實思考、觀察、篤行、談論之。」


  6. 真理是愈辯愈明的,任何義理在未經反覆辯論求證之前,誰都保有存疑質疑的權利。事實上,我認為一個佛教徒,大可不接受他尚未能以現有身心去檢視及驗證的任何真理。我想這大抵合乎佛教富於批判且具有民主性格的特質吧!


  7. 我一向鼓勵同修有疑則問,而且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這點我自己是以身作則的,對經典上一切聖言量,我都是經過自己的思惟、嘗試、實驗,最後才相信它。


  8. 佛教的精神毫無疑問是理性、智信的。我總是鼓勵大家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而且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任何議題都可以隨時對我提出詢問或質問。


  9. 在佛教來講,「疑」不是惡法,但會障道,所以有疑就要問。經過求證、釐清之後,才會專心一意的下手去修。如果還有疑,他是不會整個生命跳下去的。所以我講課講得最多次的話是:「你們有沒有疑問啊?」「你們有疑就要問啊!」


  10. 佛教的根本教義,諸如「緣起論」「四聖諦」「般若波羅蜜」等思想乃可以徵驗、實證的現實存在,並不需要另託付神話、天啟、聖諭等權威。


  11. 在沒有明顯的證據之前,不輕易下判斷,寧可令自己不安存疑,亦不願聽信沒有驗證過的「玄說」、「傳說」或是「佛菩薩、上師、上帝說」。


  12. 古代的修行人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因為佛經很多,善知識也很多,他說我是真理,另一個也說我是真理,到底誰講的才是真理?我們如果採取經驗的立場會比較好。什麼是經驗的立場?——不是自己親證的,就不下結論,而凡下結論的,必須是自己所親證。例如,「世間有沒有神通?」我們就答道︰「嗯,不曉得。」這樣比較符合中道態度。自己不知道的不要下結論,抱持這樣的態度,會省卻很多無謂的爭辯與論戰。


  13. 一般而言,怪力亂神之說,倘非善意的隱瞞,即是惡意的欺騙。


  14. 學佛也應立基於做人的本份,以及經由歲月的歷練所帶給人的智慧和經驗,不要一味地盲信盲從聖言量,否則,就很有可能會發生「宗教上的邯鄲學步現象」:佛還沒學成,可是卻不會做人了。 


  15. 佛教的目的是要使人解脫一切的偏見和罣礙,讓每一個人都自成主人,而不隸屬於上帝或任何威權者。在佛教的精神裡原本就帶有求真、求實的特性,且富有自由、開放、批判的學風。我由此樂於向學佛朋友推薦經驗主義。


  16. 做一個佛教徒要理智,佛教是智慧的宗教,智慧的宗教要對二件事如實的觀察:(一)為對一切事物存在的本質要如實的觀察,這是總相智。(二)是對個別事物它的客觀事實的觀察,這是別相智。別相智要透過科學精神、理性的態度去觀察,在還沒有十分審定之前是不能亂下結論的。


  17. 經驗主義者表現在外的,則是存疑求證的態度,對於自己還未能親證的事物,一概擱置判斷不下結論。他不願意迷信權威,也不願盲目奉行真理,一般的情形他是保留「真」或「假」雙種可能性,之後才選擇自己關心的、有興趣的部份,去思考、實驗、求證。由於今日「佛法」十分分歧,各家之言每有不同,令人不知所從,因此我們提倡經驗主義的學佛態度,應有對治的意義。


  18. 我從不以為經驗主義是唯一正確或唯一有效的修行態度。古今中外有許多修行到家的成就者,他們甚至不知科學、理性為何物,但仍不妨礙他們親證涅槃。換句話說「門門都是解脫門」,修行人只要能夠掌握緣起無我的精神並恪實實踐,不同的方法其實是殊途同歸的,而經驗主義的可貴處,應該在於它為佛教徒提供另一種可以趨近涅槃的方法,且由於它是契應科學文明、現代社會的新方便吧!


  19. 「經驗主義」對我而言,它只是修行技術層面的問題,以及為了對治中國佛教(含台灣佛教)在當時(也許現在也差不了多少)瀰漫著玄談和迷信之風;它跟佛弟子的一心皈命三寶以及信解三世輪迴的確當性,在整體佛教教義上我認為是協調的。


  20. 一個採取經驗立場的人,起初他能告訴人家的話會很少,那是因為他沒有把精神發揮在戲論的討論、揣測上,他把所有精神發揮在現量的世界、經驗的世界,不斷地擴充經驗領域,久之,他的體驗愈來愈豐富,不像陶醉在理論裡面的人,永遠都是二手資料,永遠都是講別人講的,永遠都是陶醉在信仰、理解的層次。


  21. 並不是說絕對不可以臆測、不可以推論,而是當自己在進行臆測、推論的時候,內心要明白:這只是臆測、推論而已。事實上,為了應付及處理複雜繁瑣的種種事務,適可而止的假設是必要的;不過,倘若所假設的事物乃是重大的事情,那麼就更需要去求證!一個重視事實真相的人,是不會為了逃避麻煩,趕緊「製造」一個結論讓自己安心;而一個誠實的人,更不會以十分肯定的口吻,去敘說一件非自身親證的「真理」。


  22. 採取親證的立場,固然初步比較不會談論什麼大道理,但是因沒有聖解玄辯的干擾,不會「依他聖解,塞自悟門」,因此經驗範圍會不斷地擴大、增加。由於沒有自以為是的真理在心中,則可以不斷地發展自己的經驗與親證。唯其從因地就能形成一種從宗出教的個性,所以便能如實見、如實言、如實行。


  23. 如果不堅定地站在經驗主義的立場,不相信自己的親證,可能會帶給你一些方便,但是迎面而來的痛苦和矛盾會更多。我說過,假如有十種信仰,如果是採取經驗的立場,則別人姑妄說之,自己姑妄聽之,只是採取「據聞、據說、聽說」的立場;如果只是信仰,卻以親證的口氣告訴自己和別人,這會如何呢?不錯,你儘可說你懂什麼真理,可是面對另外九種說法,你該怎麼辦?既然對於第一種信仰是以迷信的態度來接受它,那麼其他的九種就可想而知了。又如果這十種信仰之中有互相衝突的地方,你豈不是一輩子永遠在矛盾之中?光處理這些都處理不完了,怎麼有辦法修行?


  24. 部份行人由於慣於依文解義,導致所思所言都如電腦IC板發出的影像,缺乏創發性的見解和體驗。若有心調整,應即「自廢武功」,從做一個無知、誠實、好沈思、好求證的人開始學起,則悟門就在不遠處。


  25. 「理未易知、事未易明」。親眼所見之「事實」,有時尚且難免因為「如是我見者」對各種因緣缺乏全盤性的瞭解掌握,以及主觀判斷上的偏差導引出似是而非的證言,更何況是傳聞之言呢?


  26. 如果允許誠實之德的定義,其內容須包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以及「不誇大的敘述自己的經驗」,則據我所知,善良、誠懇的宗教徒確實常見,但誠實的人卻百中難見一二。之所以如此,我覺得是因為沒有堅持經驗主義的緣故。倘宗教徒既存有善良、誠懇之心,復能堅守經驗主義的原則,不僅不判斷未經驗證的事理,也盡量不以肯定式的口吻傳述自己並沒有實際體驗的聖言。如此則起初雖較無法對人談論長篇的大道理,並且也會自覺自己懂得實在很少,但隨著日子的增加,經驗的範圍將不斷地擴大,如實知、如實言的性格也會自然形成,屆時將慢慢認識藏有複雜人性的自己而由誠實的人格邁向成熟。


  27. 有三分的親證,用三分親證的口氣告訴別人;有十分親證就用十分的口氣告訴別人。不要只有三分的親證而說出十分的話,這樣是自欺欺人。


  28. 古人說「依他勝解,塞自悟門」,就是警愓我們不要數他人珍寶而斷送了自己的慧根。抱著經驗的立場,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有三分的經驗,我們肯定三分,有七分的經驗,我們肯定七分。凡是我們所講的,均是我們親證的;如果不是自己親證的,我們就保留地說「這不是我親證的,我只是聽說的而已」。以這樣誠實的態度學佛,必會很快與佛法相應。


  29. 客套話儘量不要說,沒有感受就不要發表意見。


  30. 講話要由衷而發,沒有感觸就不要說,這不僅是一種誠懇的德行,並且有助於行者統合思想、遠離矛盾空虛。


  31. 孔子雖然沒有接觸過佛教,但是他在某些方面的態度跟佛陀也不無類似之處。例如有人問孔子:「人死後有知或無知?」孔子回答說:「吾欲言死者之有知,將恐孝子賢孫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者之無知,又恐不孝之子棄其死而不葬。汝欲知死者之有知無知,非今之急也,死後自知之。」這段話很符合佛陀重視經驗、實效、人道、倫理的精神。


  32. 原始佛教的佛陀亦可謂是經驗論者,關於此點倘若讀者仔細閱讀早期的阿含經,以及考察歷史的佛陀其人的性格和學風將不難發現。
    後起的大乘佛教,雖然在緣起論的發揮,以及融出世的涅槃於世俗的作業中,有更勝阿含的地方,同時倘立於人文的立場,大乘亦有較巨較廣的淑世功能;不過大乘由於包容過多的民間信仰,在義學上並有過度且不當的推衍,卻也多少導致素樸的、經驗的、現證解脫的原始阿含學風逐漸從歷史上褪去,亦可謂是美中不足的憾事。宗仰大乘緣起空義而堅持經驗主義的修行態度,正可兼收阿含和大乘的精要。


  33. 修行是自己的事,切莫過度依賴善知識,善知識的話一旦傳遞到您的耳朵,也就變成知識了,除非自己化「知識」為「經驗」,不然永無了期、永無休時。


  34. 在〈不安的原因和解脫的原理〉序文中,我曾提到「創教已經兩千五百餘年,流傳迄今的佛教十分分歧,早在印度原本就有大、小、空、有之諍;傳來中國到唐代宗派迭出,更有八宗並立的情形。大、小、空、有、禪、密、律、淨各有依止的經驗,且一律稱之為『佛法』。這些佛法倘若大致無異,則不會使人困惑。但事實不然,不同部派、不同宗派它們的核心思想和修道次第,存有許多差異,有些差異屬根本性質,並不是『方便』云云所能加以調和和掩蓋,否則歷代各宗派的修行者,也就不會彼此有以對方為破邪對象的情形發生。
    古來雖有持著圓融立場的大師,卻也沒能釐清誰是誰非,只是另增添一家之言。多少大師面對當時分歧的佛法,尚且無法有效評斷,何況迭經更多時空因緣顯得更分歧複雜的今日佛教?一般學佛的現代人,又要如何去面對呢?」針對此,我以為暫時擱置判斷,不迷信任何一家之言,唯致力理性的思辯和實踐的驗證是解決的良方。


  35. 禪是重經驗實證的宗派。經驗這東西,如果你自己有的話,即使禪師沒開口,你也能心領神會。反之,如果你沒經驗,即使禪師怎麼說明,你也很難瞭解。


  36. 聽的、看的、講的、想的,都不是你的,變成生活的經驗、日常的性格,那種境界才是真的。


  37. 現代禪鼓勵學佛人寧可當啞巴,都不要當鸚鵡。堅定地站在理性、經驗的立場,起初我們也許會有很多道理不懂,但沒關係,因為承認不懂,所以它不會障礙我們。如果你不懂而自以為懂了,那就糟糕。我們知道自己不足,就會不斷去開拓經驗的領域。這樣,在因地就會形成從宗出教的氣概,什麼事都從內而發。而且當我們講道理的時候,不是用頭腦講,不是用嘴巴講,而是用整個心、整個血液、整個骨髓都在講。因地就有這種個性,到果地的時候,更是自在無礙,三界獨坐橫眠!


  38. 雖然不明白
    但願意存疑
    擱置判斷
    雖然不如意
    但願意忍耐
    堅持正覺


義學與修證並重,方能為中國佛教注
入活水源頭,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

[回「現代禪的教育」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