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禪從來堅定認為,佛教的戒德和律制,不僅是個人修行解脫的基石,同時也是佛教能否長久住世的一個重要關鍵!
-
現代禪的風格是:團體依律共住,個人以法為師。
-
關於戒律,總的說,我認為:凡是跟智慧慈悲相應、順乎涅槃解脫的戒就是好的戒,我們應該奉行;凡牴觸涅槃解脫,干擾智慧,障礙慈悲的戒,就不是合乎時宜的戒,我們應該知所抉擇取捨。
-
修行的原理是由內而發,能不設戒就不要設,戒條愈多愈束縛人心;修行應儘量與輕鬆、寬坦、無整、自然住相應,除非傷害他人、擾亂大眾,否則一切最好順其自然、減少人為。
-
持戒要注重戒律的精神,而不執著戒律的形式;戒律是由悲心而發,作用是饒益有情,而不是求人天福報。《般若經》說:「般若波羅蜜是大戒王」,只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利樂有情。」就是持戒。在不違背法律、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可以做紓解情慾的休閒活動,使自己快樂、使旁人幸福。
-
守戒的目的為何?徹底言之,是為了使人趣向無我與大悲!這是要依自己的經驗來驗證的,某些事情對甲來說是真理,是有效的戒,對乙並不是;對丙是無效的戒,對丁可能是有效的戒。什麼是有效的戒?就是能使人趣向無我與悲心,亦即現代禪所謂的樂、定、安、明、愛,也就是引導人到快樂的心情、穩定的個性、安詳而沒有自卑的心境,客觀的、包容的和寬廣的悲憫心者,都稱為有效的戒。
-
「戒」的實質意義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自己生起真善美,亦使人生起真善美。
-
修行學禪純屬個人之事,我們千萬不能為了一己之私,片面拋棄對他人應有的責任義務。這不僅是做人的基本,也是學禪者起碼的戒德!
-
戒律分三種,一種叫律儀戒,一種叫道共戒,一種叫定共戒。有時並不是一定要遵守律儀戒的人才叫修行人。例如《般若經》中說「般若是大戒王」,甚至提到若有人誦讀《金剛經》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等四句偈,比起守戒幾劫的功德更大。這些無非強調,戒律只是修行的一種法門,不是每個人都要從律儀戒修起。有人直接透過禪定的修練,在禪悅中自然引生不毀犯戒律的行為;有人守道共戒,他透過智慧的修練,由於自性見的止息,自然沒有毀犯。
-
所謂「禪以止惑、律以扶衰」,其實戒律是針對劣根、鈍根人所設的一種制約,為的是維護集體生活。心地善良的人,應鼓勵他修習般若的禪定才是,因為這種人不要說去傷害別人,連小小的茶杯蓋,他都不會亂丟;出門時想到水龍頭沒關,也還會回來關,那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對萬物有普遍同情的愛心。這樣的人,不必再用戒律約束他。
-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乃是任何一位正宗佛弟子的共同旨趣。不過,修行下手處卻允許各有不同。
特重戒律的人,會從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著手,久之,戒行圓滿,自然得定得慧。偏重禪悟的人,則注目於「一切本不生」的空性,通常會致力於內心直契「止觀不二」的境界。一旦狂心歇息,外顯身相雖未符合戒相,卻必然默契戒律的精神。
古德云:「禪以止惑,律以扶衰。」佛教各宗其實相輔相成,吾人固不可執一廢百,卻也毋須以佛法之右手打佛法之左手。
-
古代設立戒律的文明背景,與今之二十世紀末葉的文明背景大有不同!事實上,現今教育普及,民智大開,有許多古代的戒目前已算是國民生活須知,成為現代社會流通已久的共同價值觀念。現代人已具備了的,就不須特別拘泥過去的戒。因為,過去的宗教家經常還扮演政治家、教育家、醫生的角色;今天的社會分工極細,過去的宗教家可能順便制定生活規範方面的戒律,而今日的許多生活規範,已經由許多現代的教育學家提出,足以約束人們的生活,所以不須另外去守那種戒。
-
佛陀制定戒律有很多是隨順世間智者的看法,或隨順世間的善良風俗,它跟宗教修鍊未必有直接關聯,但由於那是世俗社會共同遵循的倫理規範、價值判斷,因此如果有人違背了,雖然不等於違背真理,可是佛陀一樣會制止。
-
我們對傳統的戒律並沒採取拒絕的態度,只是對於身旁周遭的人,因無益之禁戒而飽受束縛之苦時,建議尊重現代心理學的常識,在合情合理合法情形下不妨疏導情慾,使自己有更多的心力來修習智慧與禪定。
-
現代禪因有鑑於傳統佛教龐雜的戒條,不僅今人絕不可能持守,且會帶給學佛人沈重的壓力,使人在漫長的學佛過程,未得其樂先受其苦,而退失道心。因此主張在不違背法律、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應儘量發揮原本的興趣和嗜好,如此方能在正常、平常的生活中永遠保持向道之心。
-
在沒有違背法律、沒有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多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法律本身就是一種戒律。我們的生活、行為,祇要沒有違背法律,並且又沒有傷害別人,就可以盡量去擴充自己的生活領域,去追求自己的快樂;因為人的生活領域大,心靈就比較開放。心靈比較開放的人,以後修禪定的時候,因為悶的心有紓解處,就比較有辦法一心修禪定。
-
人是群居的動物,假如我們自己一個人住在蠻荒世界的話,就沒有遵守法律的義務跟責任;可是既然群居,是社會的一分子,在承受社會給我們方便跟恩惠的同時,就有義務遵守社會所安在我們身上的規範。
-
戒德是個人的事,但律制則是生活公約。佛弟子應遵守當地社會的生活公約,尊重當地社會的價值觀,儘量避免有奇異的舉動。
-
德行是指待人接物的涵養和處世的風骨人品。倘以和教團的往來來說,德行的內容就是起碼要做到「先公後私」和「遵守制度」之二項。
-
戒律中最重要的是根本五戒,而根本五戒中特別要重視的是妄語戒。我認為現在一般團體之所以不清淨,個人修行之所以不容易得力,通常是犯了妄語的毛病——惡口、兩舌、撒謊、戲論。
-
誠實是修行人起碼的戒德,也是促進僧團清淨的增上緣,為了邁向解脫,並建立菩薩僧團,願現代禪所有行人一起發願--從今起廢棄妄語、兩舌、虛言試探、綺語、戲論、迂迴誇張等劣習。發願已,確實做一個如實而言的佛弟子,直至壽盡命終。
-
「坦白」不可令人難堪、難為情;「知足」不可消極偷懶;「持戒」不可頑固傲慢。
-
在佛教哲理上,一般佛教徒的通病是見聞很多,卻難有能通達者。為了整治分歧零散的種種見解,現代禪教導人們:一旦人格穩定之後,應當旋即深究緣起空義,直從般若慧下手起修。雖然如此,但是正統的佛教,必然是三學圓修、悲智雙運的。希望悟見已經逐漸穩固的弟子,要重新回過頭來重視戒德的薰煉,因為它不僅是淨化三業、漏盡解脫所需,更是住持正法的憑藉。
-
戒德可以增強學人夢幻觀的慧力,並且對大手印定,也具有促進的力量。
-
現代禪並不是不重視持戒,而是由佛教根本理趣出發,積極的說是十三道次第,消極的說則是十三重禁戒——從禁止違背法律傷害他人,到不可不理性、不民主、不人道;從不可散亂、瞻前顧後,到不可不活在眼前、不可不誦讀經典;從不可不觀察三法印、不改革惡習,到不可有自性見、不可作意之修定,乃至不可沒有悲心、菩提心,不可缺乏廣學一切法門、成就一切智的宏願……。
-
禪對於「情」的鍛鍊,一般將之歸類為戒德——特指個人的道德操守、人品風骨。例如:常行普敬、慈心愛物、質直心柔軟、無埋怨無暴戾、不隱過不覆藏、惜情念恩、守信重諾、於人見德不見失、念恩不念怨、堪任難事果敢受苦……等等,它的目的在調和人的性情,使成為有節有骨、有情有義的大丈夫。禪門對戒德的重視堪稱第一,甚至認為不學佛無所謂,但一定要學做人。民初太虛大師受禪的影響有「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之說,可為註腳。要言之,禪門對習禪者戒德的要求列為第一,而習禪者亦應以戒德為先,絕無商量之餘地。